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梦山书系 教师基本素养丛书

作者:郑金洲

编辑:黄珊珊

ISBN:978-7-5334-6394-6

定价:33元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关于本书

本书撷取外国文学史以及世界名家名派艺术创作之精华,辅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独特的艺术鉴赏、可操作的学习方法,为教师们提供有关外国文学的人文素养。作者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外国文学教授,在高校执教并研究外国文学50年。深厚的学术底蕴力透纸背,全书既有文学史的概览,又有名家艺术性分析以及对文学史影响较大的流派介绍,内容系统、丰富,论述深入浅出,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并可作为简明的资料或教材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撷取外国文学史以及世界名家名派艺术创作之精华,辅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独特的艺术鉴赏、可操作的学习方法,为教师们提供有关外国文学的人文素养。作者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外国文学教授,在高校执教并研究外国文学50年。深厚的学术底蕴力透纸背,全书既有文学史的概览,又有名家艺术性分析以及对文学史影响较大的流派介绍,内容系统、丰富,论述深入浅出,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并可作为简明的资料或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温祖荫,1934年生,福建上杭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50年,对欧美文学、东方文学、俄苏文学、比较文学以及旅游文化均有精湛研究。在国内外出版各类著作50本(其中合作10本)、发表文章420余篇。主要著作有《世界名家创作论》《东方文学鉴赏》《世界百家文学名著鉴赏》等。

目录

前言
 
上编 东西方文学概览
 
第一部分 西方(欧美)文学概览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二节  中世纪文学\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第四节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第五节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第六节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七节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八节  现当代文学\
 
第二部分 东方文学概览
 
第一节  埃及文学\
第二节  巴比伦文学\
第三节  希伯来文学\
第四节  波斯文学\
第五节  阿拉伯文学\
第六节  印度文学\
第七节  朝鲜文学\
第八节  日本文学\
第九节  越南文学\
第十节  泰国文学\
第十一节  印度尼西亚文学\
第十二节  菲律宾文学\
 
中编  世界名家创作艺术荟萃
 
第一节  印度两部大史诗艺术特色的比较\
第二节  迦梨陀娑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三节  荷马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四节  紫式部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五节  但丁《神曲》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六节  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七节  塞万提斯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八节  莫里哀名剧《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第九节  斯威夫特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节  歌德《浮士德》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一节  拜伦《唐璜》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二节  司各特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三节  雨果《悲惨世界》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四节  司汤达《红与黑》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五节  巴尔扎克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六节  福楼拜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七节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十八节  狄更斯《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第十九节  普希金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二十节  果戈理讽刺艺术的特色\
第二十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二十二节  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二十三节  契诃夫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二十四节  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创作特色\
第二十五节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艺术特色\
第二十六节  高尔基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二十七节  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观\
第二十八节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二十九节  普拉姆迪亚艺术创作的特色\
第三十节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的艺术特色\
第三十一节  卡夫卡《变形记》的艺术特色\
第三十二节  怀特《五点二十分》的艺术特色\
 
 
下编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大观
 
第一节  象征主义文学\
第二节  印象主义文学\
第三节  唯美主义文学\
第四节  感伤主义文学\
第五节  颓废主义文学\
第六节  意象主义文学\
第七节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
第八节  直觉主义文学\
第九节  未来主义文学\
第十节  表现主义文学\
第十一节  达达主义文学\
第十二节  超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三节  意识流文学\
第十四节  存在主义文学\
第十五节  新批评派的理论\
第十六节  结构主义文学\
第十七节  自然主义文学\
第十八节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九节  黑色幽默文学\
第二十节  怪诞与荒诞文学\
 
如何提高学习外国文学的素养

精彩节选

中编  世界名家创作艺术荟萃
第一节  印度两部大史诗艺术特色的比较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的两部大史诗,是印度人民的骄傲,也是印度对世界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与荷马史诗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印度这两部史诗有哪些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呢?我们从反映时代、情节结构、主题思想、史诗格律、典型塑造、语言特色等六方面作一些比较。
(一)反映时代。
    一般认为两部史诗的基本内容在公元前5世纪已经形成,到笈多王朝时期才编定。也就是说,它们反映的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并在奴隶制社会编定成书。《摩诃婆罗多》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后,向恒河流域迁徙和奴隶制国家形成初期的历史;《罗摩衍那》反映了雅利安人越过文底耶山时期的史实。从《摩诃婆罗多》的核心故事而言,比《罗摩衍那》更加早些。
    关于《罗摩衍那》的成书问题,有的学者也提出产生于封建社会的说法。认为主人公罗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以农业为生。史诗中宣扬的伦理道德也属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但我们应当看到,印度由于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它在奴隶制社会已出现了封建的剥削因素,尤其是在奴隶制后期,贵族私人占有土地日益增加,原来处于自由民地位的农村公社社员,逐渐被固定在土地上,从而陷于封建依附关系之中。在笈多王朝时期,我国东晋僧人法显曾去过印度。他曾记载当时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情形:“唯耕国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又说国王、贵族常将“民户”和“土地、牛犊”一起施舍给寺庙。这都说明了具有双重关系的社会特点。在奴隶制后期,并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有某种封建关系,也就有可能孕育出封建的意识形态。
(二)情节结构。
    《摩诃婆罗多》讲述的是争夺王位的故事。《罗摩衍那》通过人国、猴国、魔国,也分别展现了争夺王位的斗争。这在情节上有其相一致的地方。《摩诃婆罗多》中有一篇很大的《罗摩传》,是用来安慰流放中的坚战王的插话,实际上也是《罗摩衍那》的情节梗概。如果说,《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那么《罗摩衍那》的内容则比较集中统一。从篇幅上说,《罗摩衍那》只相当于《摩诃婆罗多》的四分之一,全诗分7篇,约二万四千颂。一般认为,第一篇和第七篇是后代人加进去的。第一篇主要是讲罗摩出世,把他编入神的家谱,并加进一些神话传说。第七篇主要讲罗摩弃妻和复位,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两部史传的中心部分(也是最精彩部分)是描写大战。《摩诃婆罗多》从第六篇到第十篇,写了为时18天的大战全过程;《罗摩衍那》第六篇描写了楞伽大战,其中包括罗什曼那大战因陀罗耆,巨魔鸠槃羯叻拿大战猴兵,哈奴曼从喜马拉雅山捧回药山,罗摩和罗波那决斗等。两部史诗都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症结问题的。
    两部史诗描绘的地点都是在印度北部,但婆罗多族王城——象城,较靠西;而罗摩都城——阿逾陀城,较靠东。在《罗摩衍那》中,还专门写到南印度和一个岛国——楞伽,一般被认为是现今的斯里兰卡(即锡兰)。
    两部史诗有许多插话,《摩诃婆罗多》较集中在《森林篇》(第三篇)和首尾部分,《罗摩衍那》主要集中在首尾部分(而这部分恰恰被认为是后人加入的)。《摩诃婆罗多》中许多插话与中心故事关系不大,而《罗摩衍那》中的插话和中心故事关系较密切。因此,从整体结构来说,《摩诃婆罗多》显得松散、庞杂,《罗摩衍那》显得紧凑、简洁(但也有一部分属啰唆重复的诗段)。
(三)主题思想。
    两部史诗宣扬的思想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宣扬正义战胜邪恶的思想。罗摩兄弟代表了正义和善的力量,十首魔王是邪恶的化身。罗摩对魔王的斗争,不仅是要夺回妻子,而且是代表了受迫害群众抗恶的思想,也代表了神的意志。
    《罗摩衍那》比《摩诃婆罗多》更加侧重于伦理道德的宣传。强调家族和睦,兄弟团结。作品中描写的斗争,主要不是发生在家族内部,而是在家族外部。《摩诃婆罗多》描写的是家庭内部为争夺王位所进行的斗争,而《罗摩衍那》中四兄弟都是有德行的,他们谦让、克己,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伤害兄弟。他们都是孝悌的典型:罗摩为了父亲,接受苛刻的流放;婆罗多不贪图王位,尊敬兄长,反对母亲的不义行为;罗什曼那与罗摩患难与共,形影相随。《摩诃婆罗多》中那种在同一家族中耍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的现象看不到了。罗摩兄弟一致斗争,目标是十首魔王。
(四)史诗格律。
    两部史诗基本采用同一格律——输洛迦体。每一诗节分四个音步,每个音步有八个音节,也就是每个诗节有三十二音节。输洛迦在印度是最为流行、使用最为方便的诗体。它不像中国古代诗那样讲究平仄、押韵,它注重的是节奏。
(五)典型塑造。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都着力于描写和歌颂英雄。《摩诃婆罗多》中的主人公阿周那、怖军和迦尔纳都是勇猛和力量的化身,体现了原始人民的英雄本色。而《罗摩衍那》中描写的英雄则更富有立体感,思想感情也更加深沉,作家在描写人物时,基本采用了三种手法:人物对比法、性格烘托法、矛盾映现法。
    人物对比法是指作家采用东方文学中惯用的一正一邪、一善一恶的描写手法,把人物分在不同阵营,按思想类别描写他们的言行思想,从而显得美丑对立、善恶昭然、爱憎鲜明。罗摩和罗波那便是在这种原则下塑造出来的人物。同样,波林和妙顶、维毗沙那和罗波那均构成鲜明对比的性格。
    性格烘托法主要体现在罗什曼那和罗摩身上。罗什曼那被称作“罗摩第二”“罗摩的影子”。他们的性格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他们有许多相同特点,如智勇双全、正直忠诚、武艺超群、胸怀坦荡。
他们都具备智慧,
他们都有优秀品质。
他们知耻,有名声,
他们眼光远,一切皆知。
    但他们的性格又互有差异。罗摩较柔和,罗什曼那较刚烈;罗摩显得深沉,罗什曼那则浅露;罗摩是循规蹈矩的,罗什曼那则具有叛逆精神。他们对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最后在罗摩的原则下统一起来。
    矛盾映现法是指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中心,加以集中表现,也就是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和场合下,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季羡林教授说,男女主人公罗摩和悉多的处境“有时花团锦簇,光风霁月,有时又骇浪惊涛,月黑风高”。他们经受了森林生活艰苦的磨练,经受了别离、相思、诱惑等爱情考验。然而,他们纯洁的感情,善良美好的愿望,不因环境改变而动摇。相反地,爱的忠诚支持了他们对暴力的斗争,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罗摩是史诗中心主人公。他和《摩诃婆罗多》中的黑天,都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但表现有所不同:黑天往往代表神的意志在行动,而罗摩在实际生活中是作为人在活动,而不是神。
    罗摩是一个有真挚感情的王子。无论对父母、兄弟、妻子、朋友、百姓,他都饱含着深沉的爱。他见义勇为,克己让人,关怀体贴。他放弃王位,无条件接受14年的流放生活,是他德行的最高表现。
    神猴哈奴曼是史诗中又一出色的形象。这个人物和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相似之处。为此有人认为孙悟空源出于印度。但我们还找不到足够的根据来说明这种影响。向来不同的民族文学中,往往会出现类似的人物和类似的描写手段,并不一定存在渊源关系。这里我们不妨将两个人物作一平行的比较。
    首先,哈奴曼和孙悟空都是人格化了的猴仙。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正直、勇敢、爱打抱不平;顽强、机智,善于和形形色色的妖魔作斗争。哈奴曼耻于和失道的猴王波林为伍,愿意跟随势单力薄的妙顶,他全力帮助罗摩夺回悉多,体现了他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思想。同样,孙悟空具有“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与人间抱不平”的品质。
其次,他们都神通广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领。哈奴曼是风神之子,孙悟空由石头化生,都能腾云驾雾,千变万化。孙悟空擅长筋斗,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哈奴曼擅长跳跃,他能跳过大海,纵入云端。他向猴子们夸耀说:
猴子们!你们请看,
看我像须弥山一样高;
我跃上去一直碰到天,
好像要把云彩都吞掉。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哈奴曼也变化无穷,他能把身子变成山岳一般大,也能把身子缩小,以躲过十首魔王的箭雨。他能变化成僧侣,也能变成猫,钻入魔王的宫廷。同时,他还力大无穷,从喜马拉雅山捧回一座药山。哈奴曼和孙悟空一样,有一种制服顽敌的妙法,那就是钻进敌人的肚子里去。如哈奴曼从海妖口里,钻进它的肚子里,用爪子撕碎了海妖的五脏六腑,使它立刻毙命。孙悟空钻进妖魔肚子里,“竖蜻蜓,翻筋斗”,使妖怪痛得跪地求饶,俯首听命。
    最后,哈奴曼和孙悟空都具有人性,也不失猴性,而且具有猴子的野性。孙悟空谐谑好动,爱作弄人。如他在朱紫国行医时,让国王吃马尿合成的丸药。哈奴曼的喜怒哀乐也都体现了猴子的特点,如他在楞伽城找到悉多时,高兴得不得了。
他摇摆着自己的尾巴,
把尾巴亲了又亲;
他高兴,他跳跃,
他唱歌,他前进,
他攀上了柱子,
又从上面向下跳动;
他充分地流露出,
自己天生的猴性。
但孙悟空和哈奴曼也有不同。
    首先,孙悟空更具有叛逆精神。他天不怕地不怕,造了天庭的反,打上灵霄宝殿,直闹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造了冥司的反,强行勾销了生死簿上的名字。他敢于蔑视神之至尊玉皇大帝,鬼之至尊阎罗天子,甚至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他和神、鬼、魔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哈奴曼的斗争始终限于魔类。因此,孙悟空这个形象更具有反封建专制和各种邪恶势力的重大意义,他在作品中居于中心位置,而哈奴曼在史诗中只是作为罗摩的陪衬。
    其次,《西游记》作者对孙悟空的描写更富有想象力、更大胆,因而性格也更为饱满。孙悟空的腾挪变化的本领比哈奴曼更为多样,神通也更大。他和神魔斗争时,不仅可以变成麻雀、水蛇、花鸨、鱼儿,还可变作万丈巨人,甚至变作土地庙。他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一个猴子,一把毫毛变作一群。他的武器如意金箍棒也很厉害,不用时可变作一根针藏在耳朵里,要用时,从耳中掣出,晃一晃碗口粗细,十来丈长。哈奴曼却没有武器,只会用拳头和石头砸敌人。孙悟空和妖魔作斗争的方式也比哈奴曼更为曲折多样。因此,孙悟空更富有吸引力,也更赢得人们的喜爱。
(六)语言特色。
    两部史诗语言特点是铺排修饰,夸张比喻。尤其是《罗摩衍那》中的语言气象万千、琳琅满目、文字绚烂。
    夸张的描写也是史诗的一大特色。这种夸张一方面用来突出人物,另一方面用来制造氛围声势。如史诗强调十首魔王的凶恶形象,说他有十张脸,二十只手,胳臂像门闩一样。形容睡魔鸠槃羯叻拿身躯庞大,身子像一座破碎的山,嘴大得像地狱,呼出的气使前来唤醒他的人进不了门。他终年沉睡,敲锣打鼓,用锤子捶打他的四肢,都无法使他醒过来。只有用一千头大象在他身上踩踏,触碰得他全身痒痒,才把他弄醒。
    对正面人物也采用夸张,极言其神勇、睿智。如罗摩像“三十三天神仙那样魁伟”,“具备人主的一切贵相”;悉多的美在“大地上无人可比”。从而体现了作家对人物的感情,以及对美丑事物的褒贬。
    史诗中还有大量的数字夸张,如婆罗多派了“九千只大象”、“六万辆车子”、“十万匹骏马”,到森林中去迎回罗摩。悉多姐妹出嫁时有“几十万头大牛”,“成亿件的优良的羊毛和亚麻衣服”做嫁妆。这些数字渲染了王家的豪华气派。猴子军和罗刹军开战时,各有几千亿兵员,他们拔起山头和大树互相投掷,喊杀声震天撼地。
    史诗比喻也十分丰富,有对自然景物的比喻,对人物的比喻。如把雨季来临时阴沉的天空比作是老天“害了相思病”,把闪电比作“金色的鞭子”,由于它不断地抽打天空,才发出阵阵雷鸣。诗人把悉多的美比作一轮明月,她站在海岸上同明月一起“把一切照得通明”。
    印度蛇多,弄蛇的人也多。史诗中以蛇作喻,到处可见。如把罗摩生气比作是像一条“发怒的大蛇,在山洞里把气来喘”;吉伽伊的狠毒“像蛇一样喷出了毒液,吉伽伊到处都爬行”。十首魔王是头凶恶的蛇,他“从美丽的床上伸了出来,像五个脑袋的大蛇一般”,他对悉多的相思,也比作是蛇的梦呓。由于蛇在印度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用它来作比喻,读者更容易理解。

其它信息

页 数:225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226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