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文史集刊(第二辑)

作者: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编辑:苏碧铨

ISBN:978-7-5334-6291-8

定价:75.00元

出版时间:2013-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所属分类:社科人文历史

内容简介

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办的《西岸文史集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学术集刊。探究闽台区域文化,检视两岸历史关系是本刊的旨趣和目的。因此,举凡与此相关的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均在本刊的视野之内。此为第二辑。全书共收35篇学术论文,分为八个篇章,为历史纵横、田野札记、学术论谈、文博园地、文化图像、姓氏源流、文献梳理、读后有感等。作者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海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既有理论的讨论,亦有史料的实证,是海峡西岸文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结集。

目录

一、历史纵横
明代福建新县和地区中心的出现——以县城筑城为中心   元廷植/
清代福州工匠与台湾城市化的起步    徐晓望/
荷据后期台湾汉人长老何斌的家世及事迹    刘彼德/
清代台湾土地开发者的特质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蒋宗伟/
厦门厦港沙坡尾海洋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    张敏/
日据时期台湾泉籍士绅与日本官绅的交流——以万华洪氏家族与木村匡为例    卞凤奎/
 
航道变迁与港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日据时期台湾新港为例    陈永江/
清季台湾士绅转型与台湾盐业——以施士洁为例    郭权/
略论清末民初泉州士绅群体与地方文化的构建    庄小芳/
 
二、田野札记
闽南视域下之大陆高山族浅析——以邓州与华安两个家族为例    施沛琳/
金门陈坑南方宗祠奠安仪式    汪春春/
头发的纠缠——厦门“菜姑”身份认同探微    魏婷婷/
闽南婚俗的文化透视——以安溪县八社为考察地    钟建华/
闽南宗族村落田野调查反思——以社坛村为例    黄晖菲/
 
三、学术论谈
港台道教历史与学术研究现状    黄海德/
日据时期台湾民俗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解析    蔡昇德/
现代闽南概念及闽南文化探析    陈名实/
闽南文化的相关概念和问题    陈耕、晓罗/
 
四、文博园地
南安皇冠山六朝画像砖墓中的佛教形象研究    马天行/
闽北松溪流域六朝墓葬的考古学观察    亓惠林/
略论漳州窑兴衰缘由及其历史地位    林登山/
 
五、文化图像
明清时期畲族盘瓠传说的再发明及其原因    石奕龙/
惠东方言和民俗的历史文化解析    郭志超/
台湾艋舺“呷新娘茶”四句联举隅    郑卜五/
浅析18世纪末巴达维亚华人妇女的婚姻地位    上官小红/
闽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晋江安海“嗦啰嗹”为例    王宛真/
台湾弥勒信仰探论    何绵山/
台湾凤山关帝信仰文化回传泉州考略    李国宏/
泉州城历史宗教地理与神圣空间的争夺   林雅婷/
 
六、姓氏源流
泉州的宗族及其文化    黄英湖/
高雄红毛港李氏始祖原居地初探    陈桂炳/
千年古镇百姓聚集——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姓氏文化调查   纪谷芳/
 
七、文献梳理
西来庵事件史实考辨二则    郭伟展/
近代来华传教士笔下的闽南民系文化特征初探     吴巍巍、洪龙山/
 
八、读后有感
一部充满现实关照的创新力作——《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评介    庄恒恺/

精彩节选

清代福州工匠与台湾城市化的起步

徐晓望
 
台湾主要汉族移民为闽南人,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福州人开始进入台湾的城市,他们主要从事城市服务业和手工业。他们在台湾的发展,是近代台湾城市化的一个侧面。
一、清代福州的工商人口
福州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构成福州市区核心力量的是各类商行。以牛皮行来说,据《闽产录异》一书,福州的皮革、角器、骨器都有自己的商行、“福州南台牛皮为一行、鞔鼓为一行、马革为一行、皮箱为一行、角器为一行、牛骨为一行、骨货为一行”,这些商行以统一价格批发各种产品,福州行商将它们运销各地,其中,牛角梳“盘运最广”。南台的行商常能控制全市乃至全省的行业。以皮箱业来说,福州皮箱历来有名,“市集向在市中心杨桥巷,有‘十万家皮箱店’之称,其牌号多用‘万字’,有‘万福兴’、‘万源’、‘万全’、‘万宝’、‘万利’、‘万成全’、‘万福利’等十家。……别有‘瑞华’、‘成兴’、‘茂实’、‘金华昌’诸家,多世其业者。”这些皮箱所需原料,由南台的牛皮行从台湾购取,而其销售至外省外府,也由南台的皮箱行负责。南台的义洲为木行聚集之地,晚清著名的“林太和木行”即发迹于此。随着木材业的发展,民国初年,义洲的木行已经有20多家。行商的经济实力雄厚。《闽都别记》记载了台江的大行商吴光,他从国外输入无数的珍宝,仅一条船上即载有:“奇楠香五百斤、人参六百斤、燕窝一千斤、珍珠大小三斛、珊瑚长短二十四树,其余珍奇珠宝无数。”
福州人有经营工商业的习俗。不论是儒者还是大官僚,为了谋生,都开张商店。小市民从小在商店做学徒,或是学一门手艺,或是经商。福州许天放是翰林,他与亲家商量合伙做生意:“现接开东街一间当店,本钱一万,汝来合伙,一人出银五千,汝再对三千,得息均分。”有钱人家开大店,小市民开小店。福州城大街小巷分布着许多商店。福州的古代评话说道:“横洋巷口酒米店,惠泽境内选棕毛”,“洋头口店铸铜锣,茶亭粉店多热闹”,“斗中街一派制头梳,月片池中铜钴店。”这些商店亦工亦商,前门卖货,内厅加工。如《闽都别记》第359回记载了一个油烛店,一日有一自称为老板娘表兄的人“闻表妹店中十分兴旺,欲来帮伙,带有些须银来帮搭店中,只学作烛手艺”。可见,这家店在卖油烛的同时,还兼制油烛。又如第287回安泰桥的玉器古玩店,除卖玉器古玩之外,店内也制造各种玉器。这种类型的店很多,清代梁章钜说:“省会之铜器店以百计。”郭柏苍《闽产录异》也写道:“福州有纸房三四十所,以扣纸染花笺,砑蜡则成蜡笺。”这类店都是亦工亦商的店铺。许多福州人年轻时便成为商店的学徒,而后渐渐成为商人。如《闽都别记》中的徐得兴、俞百均“二人都是十五六岁时,并在福州鼓楼前药材店学艺”,后来,俞百均得了一千两银子,即与故友徐得兴作伙计,“在福州鼓楼前开药材店”。可见,普通市民将儿子送去当学徒,是一条最常见的谋生之路。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福州人养成了跑码头的风俗。《闽都别记》第31回记载,福州人俞百均和莫姓朋友到建州开药店,另有徐得兴到邵武府建宁县药材店做生意。商人樊凤鸣虽然发了财,仍将几个儿子打发去外地经商,“次子、三子去泉州开店”。泉州的市面上有不少福州人,“两边街有长乐、福清人开光饼店,亦有连江、罗源人合开老酒店,古田人开红曲米店”。研究清代以来的福建城市,我发现,凡是稍有规模的城镇,都有福州人的社区,这是因为,福州自宋以来就是一个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城市居民有钱的开商店,没钱的学手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其谋生方式。以闽北的洋口镇来说,最早是福州大商人到这里做茶叶、木材、纸张生意,而后是福州各种小商人也到洋口开店,如药材店,再后是福州工匠云集洋口,此地裁缝、厨师、理发皆以福州人为多。他们在异地谋生,想念家乡,建造了洋口天后宫,即三山会馆,时常请来闽剧团演戏,自己也学唱闽剧,迄今为止,洋口仍有闽剧团在活动。实际上,福建山区各城镇往往有福州人开的会馆。福州古称“三山”,所以,福州会馆多以三山会馆为名。我在浦城县、邵武县、建瓯县等地都见到过三山会馆,最令人惊奇的是,在邵武和坪镇、顺昌洋口镇及武夷山市的下梅村与星村镇,都有规模不凡的三山会馆,说明当时的福州商人深入闽北的市镇,并在当地很有影响。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何台湾的城市会有那么多福州人,因为清代台湾作为福建的一个府,它也是福州工商者活动的地盘。福州人既可深入闽西北小镇,当然更会到台湾港市一展身手了。
 
二、清代进入台南的福州人
清代台湾以闽南人和客家人居多。如《海东札记》所云:“台湾本岛夷境,只今林林总总,皆漳、泉、潮、惠之人占居于此。”朱景英:《海东札记》卷三,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6年,第27页。晚清两岸交通的发展和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促使福州人也到台湾谋生。不过,福州人大批进入台湾较迟。这是因为,早期台湾经济规模不大,而且其经济区主要集中于南部,这些地方与福州的联系不太方便。其次,就行业而言,福州人的行业以工商业为主,而台湾南部的商业多在泉州人手中,外地人很难插足。至于城市手工业和服务业,因清初台湾城镇不多,福州人施展工艺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清代前期,台湾的福州人不多。除了台南因是台湾府驻地,福州籍政务人士较多外,台湾的其他地方,从福州来的,主要是班兵制度下的福州兵。
台南是台湾最早发展的城市,早在清代初年即有一定规模。首先进入台湾的是福州师爷。明清时代,每一个地方官都会聘请一批幕僚,同时会有许多尚未成名的书生以当幕僚为生。这些在官府衙门起重要作用的幕僚,被人尊称为师爷,在民间有很高威信。在江浙一带,幕僚多由浙江绍兴人担任,他们对朝廷的制度十分娴熟,起草文件驾轻就熟,加上各衙门的绍兴人相互照顾,以致形成“无绍不成衙”的局面。但在福建,因省级衙门一向设于福州,福州话外人难懂,因此,福建各衙门的师爷,一向由福州人垄断。即使是外省来闽做官的官员,也要聘请一些福州人,以便与福州的省级衙门往来。清初台湾府初建,福州籍师爷也进入了台湾各级衙门,尤其以台湾府所在地台南市的福州师爷为多。有他们在,台湾衙门与福州衙门的往来自有方便之处。他们长期定居台湾,也将福建人的一些习惯带到台南。例如,福州人做菜放糖,因此,福州菜以甜为特征。在台南的福州师爷将福州厨子带到当地,影响了当地的制菜方式,迄今为止,台南菜在台湾各地的菜式当中,仍以甘甜闻名,说明它保持了较为浓郁的福州菜风格。众所周知,台南是一个以小吃闻名世界的城市,福州厨师在这样一个城市居于食物加工的顶端,其地位可想而知。事实上,台南的“意面”、“鼎边锉”都是著名的小吃,而追根究底,它们都是属于福州风格点心。在台湾其他地方,福州小吃也很流行,台湾人云:“鱼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厌。”福州制作肉燕的同利老店至今在台湾亦有影响。而福州人爱吃的光饼,最后在台湾发展成胡椒饼等多种光饼。
除了厨师之外,其他各行业的福州师傅也进入台南谋生。2004年,我在台南大学做兼职教授,有一次在街头看到打着“福州师傅”牌子的一家刺绣店。聊起来,才知道店主的刺绣技术传自福州师傅,因此,当他知道我来自福州,对我十分热情,介绍了该店的成就,以及他们在台湾多次得奖的情况。后来知道,台湾人所讲的“福州师傅”,或是简称“福州伯”,即是指手工艺十分精巧的师傅。这家刺绣店以福州师傅为招牌,等于向路人宣示:本店是技术高超的刺绣店,流传正宗的福州师傅手艺,因而会有最好的产品。台湾的神庙会挂刺绣的匾额、条幅,所以,刺绣店的生意不错,从清代一直繁荣至今。除了刺绣之外,福州其他行业在台南市发展亦好,所以,台南市的老市区多有福州老店。今台南市东部,尚有属于福州人的墓地,当地学者言,仅这片墓地就有上千个福州人的坟冢。各地工匠来到台南,促成台南市面的繁荣:“匠作冶金范银,钗笄钏珥之属,制极工巧。凡鬻冠服履袜者,各成街市,閧然五都,奢可知已。”
福州人在台南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它开创了一个模式,其他各地城市若要请一些技术好的工匠,也会考虑福州师傅,或是他们带出来的徒弟。这就使福州师傅在台湾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80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495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