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本刊特稿

2013-12-27 15:18:31 来源: 点击: 收藏
一次跨越海峡的对话 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
 
【编者按】为促进海峡两岸基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海峡两岸教育界人士的相互了解,由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台北教育大学主办,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编辑部、福州市钱塘小学承办的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于2013年10月在福州隆重举行。语数两场研讨会吸引了近3000位海峡两岸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以优质课展示、专家讲座、现场互动、学术交流、综合探讨等方式观摩聆听,切磋交流。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台湾网》《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听课教师也好评如潮,纷纷来稿畅谈他们对此次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新课堂”展示新理念?摇“新教师”期待新发展
———小学数学专场综述

◎张荣生
    2013年10月19日,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在福州举行。
一、展示新理念,在实践中致力课改理念的落实
    现代教育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培养学生“四能”,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推理能力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重演绎,轻归纳、类比,学生很少经历探索结论,提出猜想的过程。基于此,活动确定了“培养推理能力,促进教学思考”的主题,其中关键词“推理”与“思考”,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息息相关的。
    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时积的变化规律,展示了如何让学生感悟不完全归纳的思想和方法,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现学生推理能力。著名特级教师王永对此非常肯定,同时他认为《积的变化规律》是一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他指出,让学生看到算式的规律,并尝试去表达出来,这就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之后,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方面上,语言描述和符号描述是两种重要的方法。
    台北教育大学钟静教授的讲座内容新颖,她为我们展示了台湾数学课程连结主题的理念与实践。关于“连结”为主题的观点,是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借由内部连结来掌握数学的方法,增进数学素养,并借由外部的连结来拓展数学应用,加强数学式的思考。为大陆小学数学研究提供了一扇新的窗口。
    台湾新北市中正小学詹婉华老师的《长方形面积》一课,让我们看到与大陆教师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我们展示了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做中学”。王永老师在评议中指出:学生学数学一定要老师们领着他们去“做”,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是“做中学”的三环节。尽管两岸小学数学都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台湾教师的课堂“动手做”的经验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发,这样的两岸交流真需要多一些。
    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与郑桂元老师的《观察的范围》,同样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尤其在指引学生思考的过程上,为我们展示了独到的艺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强调:数学教学应当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平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优秀的数学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概括活动,去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
    刘加霞教授《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讲座,从理论的高度,用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她认为,中国人和中国的数学教学,尤其缺少的是合情推理。她强调,培养创新能力要学会“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经验、直观与直觉。
二、寻找新交集,在碰撞中追求两岸经验的融合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本届活动的举办,为老师们了解台湾小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研讨,切磋教育心得、借鉴成功经验,促进了两岸教师的共同成长,这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台北市士林区的孙德兰老师的自编教材《加一加》,给刚入学一个多月的学生上“10以内的加法”,她通过游戏,让不同颜色的方块与数字一一对应,让学生玩加法。课后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关于本课最终延长了授课时间的问题,有教师提出,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孩子,什么颜色代表哪个数字,这样开展教学是否更有效?观点的碰撞,折射了两岸教育理念的差异,换一句话说就是不同教师心中“好课”标准的不同。直接告诉颜色与数字的对应,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完整和效率,而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体现了台湾课堂更侧重学生个体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台湾教师的课堂,还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师在学习习惯培养上有别于大陆教师的精彩。孙德兰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听、问、说、想。然后,她逐一告诉学生,你有责任听老师说,听同学说;有问题的时候,你有责任问老师,问同学;你明白的时候,你有责任举手,有责任把话说清楚;别人在说的时候,你有责任想一想。詹婉华老师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课堂的五点要求:发言要举手、操作要认真、讨论要轻声、聆听要专心、学习要快乐,并在学生互动中解释要求。这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育在学生习惯培养上的独特文化。彰显了台湾课堂的育人特点。
三、推出新教师,在课堂中追寻闽派教师的踪影
    本次活动,推出了福建新生代名师代表———厦门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戴曙光老师和福州乌山小学的林碧珍老师,他们的两节课给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了“闽派教师”的风采。
    戴曙光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把组合图形面积推理的方法概括为“先分再合”“先合再分”两大策略,正当学生以为探索尘埃落定的时候,他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是否还有一分为一的方法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崭新的探索平台上。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同样如此,在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上颇见功力。“质朴之中凸显深刻,内敛之中孕育激情”,这让我们看到福建名师群体越来越清晰的身影。
本次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岸基础教育的了解,加强了两岸教育改革经验的融合,为两岸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陈峰主任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说:“《新教师》把教师培养与出版社的社会贡献联系在一起,正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活动在助力教师发展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第五中学小学部  责任编辑:王彬)
 
 
同根同源同追求  异地异课异风采
——小学语文专场综述
◎游爱金
    2013年10月26~27日,在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语文专场上,与会教师观摩了6节课,聆听了吴忠豪、林于弘两位教授的讲座与孙绍振教授、鲍道宏副教授、陈建志老师、黄国才老师等的精彩点评。两岸名师所展示的观摩课,虽然策略不同,风格不同,但所追求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聚焦语用,突出实效”。
一、传导新理念,擦亮“语文”的眼睛
    海峡两岸教育专家的讲座都聚焦“语用”,这无疑为一线教师如何践行语用教学洞开一扇视窗。台湾林于弘教授在《台湾语文读写的教学策略与运用》的讲座中阐述了语文学习的三阶段论:以“工具性”的诉求为起点,以“艺术性”的发展为取向,以“文化性”的内涵为诉求。并以“教多?教少?学多?学少?”“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教师教多少,很重要。学生学多少,更重要!”等诙谐地与现场教师互动,喻示教师应该让学于生、进行语文实践。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程改革之讨论》的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讲课文”的常态现实之严重弊端,强调要按照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领会知识(方法)———实践运用”的步骤组织教学。他所提出的语文课改的六个转向: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从“非本体”到“本体”,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从“分析内容”到“学习方法”,从“教过”到“学会”,从“课内”到“课外”,如汩汩的清泉,擦亮教师们“语文”的眼睛!
二、转变教学行为,聚焦实效的“语用”
(一)“本体”归位,凸显语用核心———“教语文”
    当前,增强语文课程意识已广泛引起关注,但怎样辩证处理课文内容理解与语言训练的关系却仍是一大难点。本次活动的6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注意做到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策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更多的是语文知识、表达方法、阅读策略。如虞大明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下册略读课文《麦哨》,所设定的三个目标无一不是指向“语用”。再如,林莘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上册《蟋蟀的住宅》,以“体会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特点”为重点,抓住文章“运用拟人手法”这一显著特点,创设拟人的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章的作者对话,并补充描写蟋蟀洞穴特点的文言语句,让学生在对比中形象地领会文本的语言特点。
(二)“实践”就位,培养语用能力———强调“学会”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实践。但不应忽视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根据学情与文本特点,将“语用”训练的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提高‘语用’能力”上来。台湾陈丽云老师执教《两兄弟》(四年级),在教学生学习“连结策略”时,有意删去课文中哥哥的话,然后创设情境,要求学生重新排列,紧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内在联系,尝试将“如果”“但是”“就算”放在段落中加以叙述。张祖庆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研究“故事写景开头”板块时采用逐步减少文字,让学生练说的形式,巧妙地指导朗读与背诵。接着针对段的表达特点,故意设疑:“奇怪,村庄里明明有房子、小草、小鸟,为什么不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整个板块“语用”的连环操练,宛如一段情节生动的故事,跌宕起伏,耐人玩味。
(三)“文体”本位,还原文本特色———突出“这一个”
    落实“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增强文体意识,因为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表达风格,其教学策略自然也不尽相同。本次研讨会的课文体意识体现得十分明显。虞大明老师、陈丽云老师、张祖庆老师所教的课文都是故事。虽然故事有相同的要素,但不同的故事写作的角度、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因而他们所选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无独有偶,林莘和陈曦老师双双选择说明性文章,且都是关于“住宅”的科普小品文。林莘老师注重语言的修养,通过重点词句揣摩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并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习得《昆虫记》的阅读方法,把阅读的触角探到课外。陈曦老师紧扣《电脑住宅》是略读课文这一特点,以“微任务”卡串联勾勒本文教学框架,注重引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条理清楚、语言严谨、特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再让学生迁移写作,显得简洁明快。
(四)“策略”到位,目标轻松达成———着眼的是“实效”
    准确捕捉文本的语文价值,还需采用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才能让课堂教学富有实效。比如,虞大明老师在《麦哨》一课中“听读表演”的策略运用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形象理解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他出示课文中的象声词“呜卟,呜卟,呜……”让学生以吹麦哨的形式读,然后插进描写不同节奏麦哨声音的一组句子。老师“吹”,学生根据声音长短判断是哪一句,再让学生试“吹”。在回环反复的“呜卟”声中,成功地还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情趣盎然的练读中,浸入文字,形象地感悟到象声词、破折号在文章中的运用。来自台湾的王慧棻老师在教学《恒久的美》中,运用“镜头置换”“图文互会”策略,让学生在图与文之间来回行走,不停调换观察角度,从图到文,唤醒孩子记忆中的词汇,将消极词汇转换为积极词汇,从文到图,深究文本的意蕴,感受语言的魅力,品悟“恒久的美”的真谛。
    在这场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两岸教学风格的不同。大陆名师的课堂,节奏迅速,结构紧凑,内容丰满;台湾名师的课,教学目标相对具体、集中,对于“教什么”判定得更为精准。当然研讨常常是“求同”,但也未必就要“存异”。我们相信拥有“相同的血脉之根,共同的文化之源”的海峡两岸教师,必能在“聚焦语用,突出实效”方面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柘荣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秋天给落叶添色
下一篇:2013.11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