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圆“诺奖”梦的智慧——周少英

2013-10-23 08:35:09 来源: 点击: 收藏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中国梦”的实现,简而言之,是我国综合国力强盛的结果,莫言智慧的结晶。
 
莫言智慧表现在对文学事业意义的认识上
        莫言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所有的人都来看我们的文学。但我相信优秀文学的读者,永远不会减少到让我们没有兴趣写书的程度……所以我觉得文学年年都得掀高潮。
        他认为文学与人的关系,就像头发与人的关系,一个人死亡埋到地下,过了若干年,他的一切都化为泥土,只有头发还存在。社会上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不再存在,但是文学还在。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莫言智慧表现在对奋斗目标全身心的专注和投入上
       莫言著作等身,至今有20卷文集上市,那几乎都在职场上完成的。比如他在《检察日报》工作的十年间,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和七部中篇小说。这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呵!如何调节写作与正常业务的关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莫言承认,“从时间分配上来讲,那肯定是一种侵占了”。虽然没有看到太多关于莫言从业方面的报道,但可以猜测,一定有同事的闲言碎语。莫言只能抱着“让人说去吧,我走自己的路”的态度,笔耕不辍。
      看来“专注”是诺奖获得者的共性。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布莱恩·卡比尔(他太太田东山介是出生在马来西来的广东客家人)给中国年轻人的祝语:“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别放弃。”
 
莫言智慧表现在发扬自身优势方面
        他的创作有其突出的两个优势,一是内容融入大量农村题材,一是手法擅长讲故事。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宣读的文学奖授奖词中指出:“在莫言的作品中,存在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农村世界。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鲜活而且完美,她充满让我们感官愉悦的刺激性气味。这个世界惊人的残忍,但也有令人发笑的无私,从不会有枯燥的时刻。”
       文学评论家雷达认为,莫言获奖的根本原因是“他创作中可贵的独创性,以及他作品中独特的农村经验与中国心情。”
       莫言也深切地感受到“故乡故土童年”,对作家是无限重要的。并在获奖演讲词中自豪地说:“我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能够在庄严殿堂里领取这么一个巨大的奖,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个事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得奖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后依然是农民的儿子。”
农村(尤其中国农村)题材的文学历来受到普遍的青睐。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就因为描写中国农村的小说《大地》而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认为,故事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宽广的艺术空间,作家可以通过讲故事去歌颁真善美,揭露假丑恶。自己也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上海作协副主席陈思和说:“所以讲故事对他来说很重要。”
       莫言因为擅长讲故事,得到广泛的赞赏。马悦然直言“我最喜欢莫言就是因为他非常会讲故事。”小说翻译者伊戈尔·叶戈罗夫称他“是一个杰出的讲故事的人。”莫言不但在作品里引用很多寓言的故事,就连演讲也不乏民间故事和自身的故事。佩尔·韦斯特伯格评价说:“和历届文学奖获得者的演讲都不一样,莫言的故事再次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莫言的智慧表现在提高自身知名度上
       莫言在放飞梦想的过程,有两位友人格外令人注目:一个是马悦然,一个是张艺谋。
       马悦然系瑞典学院院士、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中唯一精通中文的一员。
        马悦然曾经援引瑞典学院以前的常务秘书的话“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之后,说道:中国文学早就上了世界文学,早就该上世界文学。但是因为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很少外国人能看中文。所以有的中国作家非常好的没有获奖。显然,莫言之所以能是中国作家中作品被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个,马悦然等翻译家的努力,功不可没。
马悦然和莫言都说他们见过三次面。马悦然列举了“第二次见面是在台北,他跟几个大陆作家访问台湾。有一天晚上,其他人出去看热闹,莫言不想去,跟我在饭店聊天。”莫言说:我们就是三支烟的关系,每次见面都互递烟,“马还欠了我一支”。这与驻京办“跑部钱进”的交往有着本质的区别。马、莫的接触,无疑为扩大莫言作品的影响乃至获得诺奖起过一定的助推作用。
       莫言与著名导演张艺谋亲切到互称“生产队长”与“生产队会计”。他俩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合作。张艺谋用800元购买了莫言小说《红高梁家族》的版权,改编成电影《红高梁》,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由此两人都名扬四海。
 
莫言的智慧表现在处置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
       莫言追逐“诺奖梦”,要面对两尊“怒目金刚”,一是“中国的严格审查体制”,一是“授予异己人士奖项著称的诺贝尔委员会”。
       有人说,文学同政治一直像兄弟或表兄弟。
       诺奖评委权威人士说:质疑莫言缺乏对政治批评的说法非常荒唐,他的书中有大量对现实、对社会的尖锐批评。其尖锐性在世界文坛罕见。让国外反感者从莫言的作品中读出了他们的快感:中国社会就是那么落后、残忍和暴力。表现了莫言像当代鲁迅一样,“对自己民族的劣根性痛下手术刀”。
外媒评论,莫言会用一些华丽的外衣包裹那些批评,让社会容易接受。用他摩幻主义风格的敏捷和巧妙成功避免了审查者对他的仇恨,他“不担心审查”。
       莫言坚定地为我国“审查制度”和“言论自由”辩护:“审查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作家认为他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可以写出伟大的好作品,这是幻想;反过来说,如果说作家在一个不自由或不太自由的环境下写不出好作品,是假话。关键是作家内心深处是否自由”;欲知“中国是否有言论自由,只要懂得中文,去中文互联网上看看,就知道中国有没有言论自由了。”……以上这些充分显示了莫言的政治智慧。
 
莫言的智慧表现在他独特的个性上
        陈思和指出:中国作家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独立人格”问题。作家需要有独立目光。当前作家的最大挑战要突破网络媒体制造的趋同性。莫言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众人都哭,要允许有人不哭。”
     《环球时报》社评指出:莫言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人性、自我、社会和中国历史的思考上,他在中国的现实社会条件下,展现了一个作家不拘一格的想象和惊人的精神自由。
莫言认为,文学创作不是运动,它是高度个体化的、个性化的劳动,作家应该安静地思考、工作,任何热闹都是短暂的。
       有人说,莫言的灵魂一直走在“极少有人去的地方”。莫言称自己以后依然“要到没有路的地方走走。”
面对外界的咄咄逼人的挑逗和施压时,莫言坚定地回应:“我从来都喜欢独往独来。当别人胁迫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从来不干,我该说话自然会说话。别人逼我表态,我从来不表态。这是我几十年来一贯的态度。”
 
莫言的智慧表现在自身素质的修炼上
        莫言智慧源自奇异的主观原因和特殊的客观原因。莫言是他的笔名,他的原名叫管谟业。
        管氏宗族,因当年战乱或饥寒,在中国大地上从北到南,从南到北,迂回迁徙,可谓中国的犹太民族。
         他的祖辈、父辈,不论识字或不识字,智商都很高。祖父不识字,没学过历史,但从三皇五帝到明清民国的历史变迁,改朝换代的故事,可以一桩桩一件件讲得头头是道。祖父和父亲虽然都是农民,却都是当地的著名木匠。父亲现已90出头,身体依然硬朗,一生“最喜欢的就是看书”,至今床头仍堆满了演义类的书籍。两个哥哥也都爱读书。其家庭可以堪称另类“书香门第”。其血统为莫言智慧发展提供了优异的遗传基因。
         莫言的家乡是有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他自身耕过田,做过工,当过兵,上过学(小学肄业,在部队上军艺校),任过教师和记者,搞过文化研究工作等。这为莫言智慧创设了优越的陶冶氛围和锻炼机会。
莫言从小就如痴如醉地读书、听故事。四处张罗读物,他说把周围一个乡的书全看完了,后来实在没书看了,就看新华字典,也觉得蛮有意思。虽然谈不上倒背如流,但却读得很熟,连字典里的错误都可以找出来。博览全书,广听博闻,为莫言智慧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知识源泉。
        特别要提到的是莫言遭遇的疾苦磨练。在他的言论中出现较多的是“饥饿”二字。他的成名作和精彩演讲几乎都源于饥饿产生的灵感。“饥饿”在他的辞典里已大大超越该词的本义,而升华到人生意义的层次。他说,……人类对于财富、科技、权势的贪欲,让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并充满了危机,生活应该很简单,要“悠着点,慢着点”,“保持饥饿感”,这样,人们也许就会对生活的感受更敏锐,触觉更鲜明。
 
结束语
      最能体现莫言智慧的大概就是他的这段话:“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努力,而是方向。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酷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即使看不到未来,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错不了,自己选的人错不了,自己选的人生错不了。第二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其实还是梦想。”

上一篇:梦——成知辛
下一篇:让自我正能量托起中国梦——刘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