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教育乱象作种种评判为宗旨,作者借助经济学前沿理论的新成果和新思维方式,如新制度理论的成果与方法、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等分析工具,对当代教育热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点评。
¯ 作者简介
刁仁德,祖籍江苏,1946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系,几十年来一直以教书为业,授课以金融学为主;2006年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退休,但至今未离开过学生与讲台。主要研究方向:①金融经济学②当代经济学前沿理论;1987年起为财经类学术刊物写稿,前后共公开发表论文约8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占一半以上;近10余年来受R.科斯学术论文散文化的影响,和张五常《卖桔者言》的启迪,写了大量经济学随笔(或称散文),这些文章多数刊发在《经济学消息报》,少量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及其他报刊上。主编大学教材一本:《房地产金融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主编《现代金融词典》(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声声入耳的经济学》(列入“经济学家随笔书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
从素质教育的结果谈起——代自序
一.大学的“货机崇拜”
1.“货机崇拜”的大学
2.大学生逃课的经济学解析
3.教育要追求自由
4.大学去行政化的重要性
5.大学的督导组
二.高等教育的乱象
6.大学扩招下的混合均衡
7.师生“合作”:发送“合格”信号
8.闲话“不真不假”的学位文凭
9.校园“阴盛阳衰”考
10.何为“观点正确”?
三.中小学教育:重负、污染与寻租
11.“囚徒困境”与中小学生负担
12.真正的“精神污染”从哪里开始?
13.学校的激励机制
14.南辕北辙的减负
15.关注教育寻租
16.诚信悖论下的祭品
17.地方政府缘何忙于对校车作“安检”
四.对教育的经济学批判
18.“杨帆门”事件的随想
19.教授下跪,是对社会的拷问
20.偏好包装的政治经济学
21.学校交易费用及其转嫁
22.非国家非暴力的第三方实施
五.经济学背景下的阅读与欣赏
23.和经济类专业的同学谈《孔乙己》
24.影片《罗马假日》的制度趣谈
25.从制度视角谈影片《冰海沉船》
26.关于电影《澡堂》的闲话与联想
27.“白毛女应嫁黄世仁”的经济学解读
28.想起了一件事
后记
¯ 节选|从素质教育的结果谈起——代自序
素质教育的推行,估计至少已有约30年的时间。当初“素质”二字一经宣传,仿佛成市井上颇时尚的流行词。在上海街头,倘若偶尔见到互不相让的恶吵,往往在动手前就有一方拉开嗓门很潇洒地大骂:“娘咯××,素质有fa?”时至今日,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之类的话题,大概很少人会感兴趣。素质教育推行的结果,也早已有目共睹,不用我在此饶舌。从进小学第一天即开始接受素质教育的90后钟道然,在《我不原谅》一书中对教育作出无情抨击:“中国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工业时代制造机器的方法去制造‘人才’,你进来时是人,出去则早成了机器人。……大学要杀死的,就是你的梦想。”数年前与清华大学公开决裂的画家陈丹青,用一句责问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失望与愤慨:“中国还有教育吗?”
“素质教育”走到这一步,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素质”总是对学生的要求。对教师乃至对校长而言,只有“素质教育”的供给,却没有素质方面的要求。即便在“素质教育”一词频繁见诸媒体的时期,也没有人愿意探究“素质”究竟是什么。训练有素的教师与专家们,能如同条件反射般地将“素质”图解为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之和。其中政治素质还可进一步图解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此八股腔十足的图解颇富权威性,因为对“素质教育”的如此解释,正是“德(政治素质)、智(文化素质)、体(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另一版本。
不过据熟悉斯坦福大学的学者谈起,这所大洋彼岸的名校对学生完全没有如此严格而全面的“素质”要求,只要求学生在20岁之前必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在我看,这恰恰是对个人素养的最合理、最基本、最实在的要求。一个研究学问的人,必须先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知道做学问的道理;不懂做人的道理,何以高谈做学问的道理?如果说深圳某大学40名教授竞争一个处长的官职,还不足以显示文化精英们在做学问道理方面的不足,那么前不久新华社曝光全国五十余名学者“网购论文”被骗的丑闻,就不仅显露出大学里教授或教师们在做学问的道理上的无知,也表明这一为人师表的群体,在做人的问题上又令人感到何其齿寒。“网购论文”事件,系指一名自称“工业管理”专业的湖南籍成人自考生,利用境外服务器自建“英文国际论文网”,号称网站可以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代写论文,并与多家学术期刊密切合作,满足“科研成果”上报的需求与“职称晋升”的需求。仅一年时间已有四川、浙江、山东、重庆等省市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研究员或副教授五十余人先后轻易被骗,向网站付费二百余万元购买“研究成果”。
在如何做人与如何做学问的问题上,令人难以恭维的现状,不只是存在于大学的教师与学者身上。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一所工科大学,办一份学术期刊——《上海××××大学学报》(双月刊),2001年《学报》有一期“增刊”,其中刊发学术论文16篇,而校长(女,兼管理学院院长和经济研究所所长)一人就有11篇“论文”赫然雄居。如此11篇“论文”的质量如何,完全已无评价的必要。这名几年前荣获在职博士学位的女校长竟不懂,一个真正的学术刊物,即便在同一期上出现同一作者的两篇论文已属荒唐,何况这11篇“论文”还有11名“合作者”,而校长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占了9篇。其中玄机,毋须我赘言。顺便带一笔:近年作为这11篇“论文”作者的女校长,又被上海数所名牌大学聘为博导。
大学自中世纪在西欧诞生以来,同一期《学报》刊有同一作者11篇“论文”的怪事,绝对是闻所未闻的第一次。原来大学的校长不必“网购论文”,是因为她(或他)可以借助权力,随时获取校内的资源。也算是无独有偶吧!在“素质教育”正受热捧的1992年,我自己的一篇论文甫一发表,就遭遇全文一字未动的剽窃。剽窃者不是一般学者或教师,而是上海西区一所高等专科学校的校长(非现任校长),这所学校曾是思想家顾准早年工作过的地方,几年前升格为本科学院,校址也已迁往上海西南的松江大学城。
两名校长殊途同归,其一是公然合法占有,另一名则是偷偷摸摸地窃取,这就是(至少是一部分或少数)大学校长的“素质”!大学校长不懂做人的道理,遑论做学问的道理,还有什么“素质”可言?难怪数年前有作者在《读书》上撰文,发出“世间已无蔡元培”的无限感叹。如果说蔡元培开启了一个大学教育的时代,试问在如何做人与如何做学问两方面基本合格的大学校长,今日究竟还占几成?再者,如此“素质”的大学校长,又是怎样荣登校长宝座的?虽然从早期对“素质教育”的推崇看,明显含有与应试教育对抗的色彩。不过我对“素质教育”这一提法总略带揶揄,无论下笔抑或聊天,也从来不用“素质”二字。素质教育走到这一步,可能是因当初提出者看不到教育的种种乱象,根源不在教育自身,而在教育之外,这就导致约30年来“素质教育”四字只能沦为一个浮浅的口号。因为诸如此类的教育问题,早已涉及对一个制度的追问,当然不是一般教育理论所能回答。此处所称“制度”,系指当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或规则,而非《辞海》中常规意义上的“制度”。
我曾读过
教育原是与经济学无关的一种非经济行为,何以能用当代经济学的新制度理论解释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呢?事实上经济学不仅可以向教育“入侵”,甚至早已“入侵”诸如家庭、婚姻、犯罪、政治、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经济学前沿理论的发展,证明了经济学已不再是单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更是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的一门学问。只要读过芝加哥大学
这本《教育的经济学批判》以对教育乱象作种种评判为宗旨,其中绝大多数文章,正是追随“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踪迹,借助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前沿理论新的成果与新的思维方式,对当代教育所作的批判。此处所谓经济学前沿理论,主要包括新制度理论(含交易费用经济学、合约经济学等)的成果与方法、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等分析工具的运用。譬如借助交易费用原理,揭示大学课题运作的一些内幕,并解读中小学课堂上专制主义的存在的原因;又如借用经济学的寻租理论,观察中小学校的校长如何巧妙夺取学生的午餐费用;再者运用信息经济学中混合均衡与信号发送理论,评价大学多年的扩招,并导致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的后果;还有借助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中小学生负担长期沉重的原因。对近几年的校园现象,如中国政法大学“杨帆门”事件、长
至于中国教育为什么要将人加工成机器人?40名教授为什么会争抢一个处长的交椅?还有在如何做人与如何做学问方面徒令人汗颜的官员,又是怎样被提拔到校长位置上的?诸如此类的怪事,也许必须借助宪政经济学原理才能管窥一二。
刁仁德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136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