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链接

当当网

亚马逊

有效评课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林高明

编辑:诚勉

ISBN:978-7-5334-5320-6

定价:30.00

出版时间:2013-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有效评课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课堂教学评议,系统阐述了其意义及原则,并系统分析了其理论背景,针对性地提出了策略和方法,并附有极具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评议的经典案例。

 

 作者简介

林高明,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9年被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力倡“学思行一体,教学创融合”的教研理念,立足草根研究,创建“萤火虫”教育阅读写作研究会。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文章500多篇,著有《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等3部专著,主编《说课实战训练教程》等15部书,并多次被《中国教育报》等推荐列为“暑期教师必读书目”。《人民教育》等媒体以封面人物及专栏进行过报道。

目录

第一章 重寻课堂教学评议的意义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评议是一种探索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议是一种交流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议是一种激发

第四节 课堂教学评议是一种提升

第五节 课堂教学评议是一种反思

 

第二章 课堂教学评议的六原则

第一节 真诚的欣赏

第二节 同情的理解

第三节 真实的考量

第四节 反思的批判

第五节 自由的探讨

第六节 创造的建构

 

第三章 课堂教学评议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评议需要教育学理论的“烛照”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议需要心理学理论的“观照”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议需要学科教学理论的“映照”

第四节 课堂教学评议需要教育哲学意义的“审察”

第五节 以动态的“知识观”来建构与评议课堂教学

第六节 课堂教学评议需要社会教育学的“询察”

第七节 课堂教学评议需要课程论意义的“探察”

第八节 课堂教学评议中文本解读的视点

第九节 从动态生成的理论来进行课堂评议

 

第四章 课堂教学评议的策略与方法

第一节 由课及书法

第二节 由人及己法

第三节 故事结合法

第四节 对比分析法

第五节 经典案例映衬法

第六节 联系生活时事法

第七节 矛盾揭示法

第八节 教育教学思想追溯法

第九节 关键词提纲挈领法

第十节 主题探索式

第十一节 目标达成式

第十二节 宏观与微观结合法

第十三节 确定教学内容法

第十四节 问题研究法

第十五节 专题理念统摄法

 

第五章 课堂教学评议的实践

第一节 《奇奇国奇遇记》习作教学课堂实录及评议

第二节 《画家与牧童》课堂教学实录及评议

第三节 《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实录及评议

第四节 课堂教学评议:在多元对话中寻求坐标

 


¯  读者定位

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者等

 

¯  上架与陈列建议

上架: 教师培训/教育理论

 

 

¯  节选|

 

 

第二章第四节 反思的批判

 

课堂评议不仅要分享课堂教学的乐趣,还要分析教学生活中的困难,而且要学会分辨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

我曾去一所中心小学参加教研活动,教导主任愁眉苦脸地大倒苦水:“现在公开课及教学研讨活动,越来越难开展。授课的教师不乐意,评课的教师也不喜欢,一切都是流于形式。”同去的一位同事表示如果评课以鼓励为主,教研活动渐渐就有可能成为大家所喜爱的专业精神的生活方式。不料,这位主任道:“是啊,我们学校评课的原则就是专门发现优点。交流时要求大家说说通过这节课,觉得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是,一学年下来,大家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句话,什么目标科学,方法恰当,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每次主持教研活动,也觉得很乏味。”

为什么只进行表扬,公开课依然不受人欢迎呢,教研活动依然失去吸引力呢?其重要原因是教师们在老生常谈的研讨活动中没有获得新的信息、新的问题、新的做法、新的思想的冲击,缺乏有益、有趣、有用的感受。

这就呼唤我们的课堂评议需要反思精神、批判精神。评议者不能一团和气敷衍了事。执教者要有闻过则喜的心胸,善于吸收他人的观点与意见。只有怀着这样的一种胸怀与气度,才能保持理智生活的勃勃生机,才能保持自我成长与发展的美好性状。美国著名教育研究学者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教授在《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谈到,批判反思是一项满怀希望的活动,从事批判反思的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当我们把教学作为一个批判反思的过程来理解时,良好教学的同义语就是不断批判地研究我们的推理过程和教学行动,把我们自己看作是不断被塑造的人。

余文森教授在参加福州市小学课改开放日暨一附小“名师展风采”的教学研讨会上,听了两位名师执教的两节课。他指出这两节课确实存在三点不足和缺憾。现场不少老师为两位名师鸣不平,认为这么好的课,不讲成绩,只讲问题。老师的点评被认为是过于苛刻和吹毛求疵的。老师说:“没有专业的高度和批判的眼光,就事论事的、一团和气的评课,是‘无效’评课。”“教学是无止境的,批评是教学研究的灵魂,学科带头人和名师要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课堂教学研讨需要学术批评。点点滴滴的教育经验与批判性思维的火花相接触可以孕育有意义的思想;而教育实践与有意义的思想相接触可以引发创造性的教育活动。研讨文化的重要基质是批判,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的,没有批判就没有真正的对话。重建评课文化,重构研讨文化,是当前教学研讨的当务之急。

评议者要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不能人云亦云。就如同胡适先生对孟子的话有所发挥,他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尚不可追”。这里的“时尚不可追”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怀来迎纳新鲜的冲击,同时树立个人见解,而不是让自我在众声喧哗中销声匿迹。思考一切,怀疑一切,刷新一切,重估一切。唯有这样才能不为强权所左右,不为权威所震慑,不为“大众”所掣肘。

参与者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心态来倾听所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异己的声音。执教者要有从善如流、见贤思齐的思想。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说,我听到别人批评我,一点都不会生气,反而还要感谢他给我指导。这番话说起来好像很容易,要做到却非常困难,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教授在《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谈到:批判反思的文化障碍在于:缄默文化、个人主义文化、隐私文化。批判反思是试验和风险的一种舞蹈。优秀的教学荣誉应该赠予那些教师——他们坦诚地看待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并表明自己如何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受欢迎的职业典范将是愿意承认自己在困难中苦苦挣扎的教师,而不是那些看起来能解决一切困难的教师。也许,这些对我们从事反思性批判的课堂评议活动都会有很大的启示。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29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