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

作者:周志群

编辑:成知辛

ISBN:978-7-5334-5977-2

定价:33.00

出版时间:2012-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美国社区学院

内容简介

  本书对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的进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社区学院在初创时期、初步发展时期、稳步发展时期、繁荣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及1990年至今这六个不同发展阶段课程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其课程发展的科学机制,并总结了其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这对当前我国相应层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作者简介

周志群,1969年生,现任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近现代教育发展与改革。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阐释与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初创时期的初级学院课程(1896~1915年)

第一节  初级学院的创建

一、初级学院创建的背景

二、初级学院创建的方式

三、初级学院的办学定位

第二节  影响初级学院课程的若干因素

一、功利主义教育思想

二、进步主义教育改革

三、相关法令的颁布

第三节  以转学教育为主的教育职能与初级学院的课程

一、以转学教育为主的教育职能

二、初创时期初级学院的课程

小结

第二章  初步发展时期的初级学院课程(1916~1929年)

第一节  初级学院的初步发展

一、初级学院初步发展的背景

二、初级学院初步发展的状况

第二节  影响初级学院课程发展的教育思想与理论

一、三种教育思想的冲撞与融合

二、职业教育理论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初级学院课程的革新

一、职业教育的兴起

二、初级学院课程的革新

小结

第三章  稳步发展时期的初级学院课程(1930~1945年)

第一节  大萧条和二战时期初级学院的发展

一、大萧条和战争对初级学院的影响

二、初级学院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并重与初级学院课程的调整

一、转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二、初级学院课程的调整

小结

第四章  繁荣发展时期的社区学院课程(1946~1970年)

第一节  战后社区学院的发展

一、战后社区学院发展的背景

二、从初级学院到社区学院

第二节  影响战后社区学院课程的若干因素

一、普通教育思想的复兴

二、非学术课程改革运动

三、政策因素

第三节  社区教育职能的引入与社区学院课程的重构

一、社区教育职能的确立

二、社区学院课程的重构

小结

第五章  成熟时期的社区学院课程(1971~1989年)

第一节  社区学院的转型

一、社区学院转型的背景

二、社区学院转型的表现

第二节  影响社区学院课程发展的若干因素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三、新教育政策的出台

第三节  教育职能的变化与社区学院课程结构的优化

一、教育职能的变化

二、社区学院课程结构的优化

小结

第六章  1990年以来的社区学院课程

第一节  社区学院的新拓展

一、社区学院新拓展的背景

二、社区学院新拓展的趋势

第二节  影响社区学院课程发展的若干因素

一、新教育理论的涌现

二、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第三节  教育职能的新变革与社区学院课程的全面改革

一、教育职能的新变革

二、社区学院课程的全面改革

小结

第七章  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历史轨迹与改革模式

一、六个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二、从钟摆式向螺旋式转变的课程改革模式

第二节  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明确办学定位与职能是社区学院课程改革的必要前提

二、建立实用性、灵活性、多样性的课程体系是社区学院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三、政府相关政策的保障是社区学院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结语

一、认识从初级学院到社区学院课程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揭示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发展的科学机制

三、辩证看待社区学院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

四、创新点

五、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  节选|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的科学思维

许明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振聋发聩的追问,激励着一代的教育科学研究者致力于对这个问题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如何找到中国高等教育有效培养高级人才的道路,人们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高等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了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学术型教育,如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也包括了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包括培养一线技能型高级人才的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教育研究者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效果,目前国内学者也进行许多研究和探讨。大多数学者把视角集中在中国与美国的教育体制的差别上。2011年在重庆举办了“中国(重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学术交流会”,会上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州长、亚太裔事务专员,兼中美大学联盟主席的美籍华人马诚博士介绍了中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他从学校的生源、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的了解、老师的来源、教育体制等方面说明两者的差异,以解释两者教育效果的不同。国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教育体制上,由于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与导向存在的腐败情况,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但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体制问题似乎成为当前国内研究者的不良习惯,好像这样就可以 让他们逃避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他们的一切研究所以成果乏善可陈,都是因为体制问题,因而他们都是无辜的,这不是一种科学态度。

周志群博士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也如许多学者一样,注意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但与同行们的做法不一样的是,她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从研究的视角方面来看,她认为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探讨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而这一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学习和借鉴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中国,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的学校是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而在美国,这一任务主要由社区学院来承担。周志群长期在高等专科学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所以她把博士论文选题定位在对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变革与发展上,从而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美国社区学院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在研究方法上,她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进行研究。一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其中最主要就是时代背景、思想理论与该事物本身发展的内在机制。对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发展变化这一教育现象的研究,首先要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时期划分,以体现它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发现它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与相邻时期的差异与联系。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在于它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培养符合特定时期需要的人才。在对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发展变革的研究中,本书把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时期,这种时期的划分标志是美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它们为起止点。这是作者在本书独创的时期划分方法,对本书研究中的方法运用与保证结论的科学性具有关键作用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统计分析方法与比较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本书的研究方法也体现这一特点。我们从这一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作者对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课程研究的主要文献有较充分的把握,对美国的教育思想史与高等教育发展史进行必要的梳理,对社区学院在校生数量、课程结构、不同教育职能的比重、教学的成效等方面都有许多具体的数据论据。运用不同时期的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自然能够令人信服。这虽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功,但也体现了作者在本书研究中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很明显,作者对本书研究的目标是为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种比较与参照系,我国的各级政府机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相应的教育组织乃至接受与准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都能从阅读本书中受到科学观念的影响,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得到很好的启示。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29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