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与华美——张爱玲述论

作者:庄超颖

编辑:祝玲凤

ISBN:978-7-5334-5515-6

定价:22.00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苍凉华美——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1.   张爱玲,作为学术文化热点人物,以其特立独行的个性经历及备受议论的小说作品,始终引人关注。

2.  书名“苍凉与华美”,点明该书从张爱玲的身世经历及人生体验入手,分析其作品苍凉的现实写实风格及华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概括精要,堪为龙睛,抢人眼球。

3.  作者多年研究张爱玲,以其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温婉细腻的笔触,直抵张爱玲自身及笔下人物的灵魂深处,解构其人其作,深得知人论事之道,该书可谓张学深度之作。

4.  全书文字温婉流畅,可读性强。

 著者简介

庄超颖,女,福建泉州人,1956年生,1983年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研究,2006年出版《张看人生的底片——张爱玲小说导读》一书。

封面文字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

“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

——在张爱玲的笔下,人生的苍凉与华美总是互相交错,演绎成最现实最本色的风景……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张爱玲的生存环境为视角,论述其自身现实状况对其小说创作上现实写实风格的影响,体现人生苍凉的美学风格;并进而分析张爱玲小说的人物形象、特殊意象及个性化的叙事艺术,揭示出其作品华美的艺术风格。

目录

第一章 世俗人生与深切体悟

一、乱世人生与幻灭体验

二、凡人生存与体恤悲悯

三、金钱魔力与亲情扭曲

四、爱情迷幻与寂寞悲凉

第二章 发现与创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一、文化错位的弃儿

二、动荡时代的文化混血儿

三、传统与现代的夹缝生存

四、压抑与反抗的变调

五、自我奴化的怨妇

第三章 继承与创新:蕴藉特异的意象世界

一、鞋意象:女性苍凉人生的脚迹

二、雨意象:女性愁惨情欲的悲泣

三、镜子意象:真实与虚幻交融的映像

四、植物意象:畸形的蓬勃与枯萎

第四章 个性化的叙事艺术

一、意象的诗意组合和艺术张力

二、联想想象的活泼新奇和蕴蓄深厚

三、语言的灵动华美

 

张爱玲名句欣赏

张爱玲名言辑录

二、凡人生存与体恤悲悯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只有张爱玲这样旗帜鲜明地声明: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生活里寻找传奇。这句话至少包含着两方面的信息:其一,对普通人及其人生的兴趣、关注和表现的兴致;其二,能够从普通人及其生活里发现“故事”,获得感悟,转化为富有审美观照的“传奇”。因此,张爱玲的第一本小说集就题名为“传奇”。这是明确提出自己的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纵观张爱玲的写作,她也的确是践行了这一意旨的。文学是人学,归根究底,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了人而创作的。从作家对写作对象的选择,从作家对普通人的感情态度,我们可以了解作家在生活中的自我定位和创作心态,可以窥见其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及随之蓬勃发展起来的现代文学,与中国的社会政治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反帝反封建的宏大主题成为现代文学的历史承载。

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蹂躏,国家主权和国民人权被侵略者肆意践踏,资源财富遭受诈取和掠夺,国家的经济命脉岌岌可危,而本国的统治集团腐朽衰弱,民不聊生。中国社会的积弱积贫,已经到了极其严重和严峻的时刻,因此三十年主流文学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吹奏起消灭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时代号角。郭沫若的《女神》、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巴金的《激流》都是其中嘹亮的音符。在现代文学这种宏大叙事的时代浪潮之中,普通凡人的日常生活、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都被不假思索地忽略了,被毫无疑义地边缘化了,甚至成了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文学”,颇有俗气之嫌。在这样的潮流里,只有少数作家把普通民众视为自己的读者,把自己的创作维系在普通人和平凡人生上面,张爱玲就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个。在写于1944年的散文《自己的文章》里,张爱玲对自己选择的写作对象也有明确的表白,同时也申述了这一选择的历史性原因:

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是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这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是一个“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的时代。普通的凡人承受着时代的重负,最能反映时代生活的艰难可怕的状貌。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能够最直接把握到时代的真实基本的脉搏,从而也就表现了时代的本质。而英雄只不过是极少数的人,更重要的是,英雄与凡人不同,他们无须直接地面对和承受新旧交替时代的“恐怖而难挨”的日子。在《论写作》里,张爱玲也明确表示,“比较天才更为要紧的是普通人”。再者,作家的写作是离不开其生活和生活中得来的体验的,张爱玲显然不具备写时代英雄的生活经历,也没有这样的创作取向。她在《自己的文章》里还说:“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她还曾明白地表示,“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也许就包含着对写作对象的选择、写作价值取向的判断的缘由。

张爱玲选择普通人为自己的写作对象,与她的现实生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张爱玲虽然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但是从她懂事起,祖辈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的旧迹了。张爱玲的祖父张佩伦(1848~1903)是前清同治进士,官至督察院左副部御史,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被派往福建会办海防。张佩伦是一介书生,不懂也不会战争的谋略,也不曾领兵打仗,加上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和防备的落后,军事上本就不堪一击,在同年七月法军侵入马尾港的战事中,中国军队不战而败,马尾船厂被毁。张佩伦也因此被革职充军,1888年期满即到南京任李鸿章幕僚,并经李鸿章引荐与其长女李菊耦结婚。后来因与李鸿章政见不和遂称病告退,从此也就结束了政治生涯。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从小就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其母李菊耦望子成龙心切,每日课读。张廷重国学底子深厚,也精通英语,曾在津浦铁路局任英文秘书。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迅速衰败,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像张廷重这般的读书人已经失去了仕进的途径,却又染上遗少的诸多恶习,抽鸦片,逛窑子,养姨太太,花费很大却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遗产过日子,日渐坐吃山空。所以张爱玲虽出生在封建大族,但是因为家族败落和经济来源断绝,她实际上过的是如普通市民般的生活。特别是当她从父亲家逃出来,投奔到已经和父亲离了婚的母亲的家里之后,过的更是经济上紧巴巴的日子,母亲给出两种生活道路让她选择:

中学毕业后跟着母亲过。我母亲提出了很公允的办法:如果要早早嫁人的话,那就不必读书了,用学费来装扮自己;要继续读书,就没有余钱兼顾到衣装上。

张爱玲还回忆这样一件事:想到贫穷,我就想起有一次,也是我投奔到母亲与姑姑那里,时刻感到我不该拖累了她们,对于前途又没有一点把握的时候。姑姑那一向心境也不好,可是有一天忽然高兴,因为我想吃包子,用现成的芝麻酱作馅,捏了四只小小的包子,蒸了出来。包子上面皱着,看了它,使我的心也皱了起来,一把抓似的,喉咙里一阵阵哽咽着,东西吃了下去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好像我还是笑着说“好吃”的。这件事我不忍想起,又愿意想起。就是因为经济上的能力有限,张爱玲还曾忆起买衣服的憧憬和犹豫,也是一种普通市民的有苦有乐的人生感受:

眠思梦想地计划着一件衣裳,临到买的时候还得再三考虑着,那考虑的过程,于痛苦中也有着喜悦。钱太多了,就用不着考虑了;完全没有钱,也用不着考虑了。我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

1942年从香港大学返回上海,张爱玲靠写作谋生,她后来曾说:“这一年来我是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还说:很高兴我的衣食父母不是“帝王家”而是买杂志的大众。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雇主,不那么反复无常,“天威莫测”,不搭架子,真心待人。居住在公寓里,下大雨的时候,屋子里便闹水灾,张爱玲和姑姑必须卖力地抗灾,把旧毛巾、麻袋、褥单堵住窗户缝,这些障碍物湿了,再绞干,换上,污水折在脸盆里,然后再倒在抽水马桶里。忙了两昼夜,以致手心磨去一层皮。公寓生活里,许多身边杂事在她看来都具有愉快的性质,都焕发出美的光彩。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篾篓上面,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这会使她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让她欣赏着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就因为她对世俗生活有一份喜爱,有一份浓浓的情致,于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琐事,在她的眼里便都熠熠生辉,美不胜收了。此后,不管是在上海,在香港,还是在美国,张爱玲都实实在在地过着普通市民的生活。张爱玲对市井生活的亲切可以说是达到了热衷和沉溺的地步: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声才睡得着觉的……常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

市声就这样流入她的意识深处,渗入她的心理认同区域,使她怡然入睡,使她神清气定。从中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到张爱玲的市民身影和普通人心态。而张爱玲还有自我定位为普通人的内心告白:“第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甚至她还毫不含糊地表达对普通人和平凡人生的肯定,或者应该说是褒扬。张爱玲是一个作家,在她投稿时也许曾遭遇过因名字不雅而导致的不快,开始感到对名字的不满,心想为什么不另挑两个美丽而深沉的名字,即使不能借得它的美与深沉,至少不至于给读者一个恶劣的最初印象。然而最终她都没有改换名字,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她对俗人的笃定的认同:

可是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实际生活里的一切最具体实在的东西,甚至庸常琐屑的事务,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听得着的声响、闻得到的气味,平凡人生里的真实与认真,洋溢着当下生活的气息,正是张爱玲最感到亲切、温暖、踏实、喜爱的。所以她认为我们这一代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生命的本身,能够多一点明了与爱悦,也是应当的。

张爱玲就这样从内心到现实状况都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生活着,她要“使我生活得比较切实,有个写实的底子”,因而,她能够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当时的普通民众和平凡人生。能够对普通民众和平凡人生有平等的关注心态和强烈的亲和感,这种感情态度则是同情和怜悯的前提。

上海是张爱玲的故乡,更是她灵魂的故土。她生于斯,长于斯。终日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出入于电影院、咖啡馆、面包店,以市民一员的身份和上海市民“摩肩接踵”、“耳鬓厮磨”,观察着、体验着、感慨着、领悟着,张爱玲对当时的上海市民有十分具体的了解和深刻的体察。她了解上海市民在乱世里生存的艰难和尴尬,谅解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出的小奸小坏,也发现他们的善良和认真。例如,在张爱玲居住的公寓里专门开电梯的人就是一个代表。他知书达理,有涵养,兢兢业业,但是也会使一些小手腕,小奸小坏。他对公寓里的每一家的起居都了如指掌,有一本清账。再热的天,任凭人家将铃揿得震天响,他也得在汗衫背心上加上一件熨得溜平的纺绸小褂,才肯出现。他拒绝替不修边幅的客人开电梯。他教公寓里的人们怎样煮红米饭:烧开了,熄了火,停个十分钟再煮,又松,又透,又不塌皮烂骨,没有筋道。新闻报、小报是开电梯的人喜欢看的报纸,总要他自己看过了才轮到订户看。而英文、日文、德文、俄文报他是不看的,一大早便卷成一卷插在住户的门钮上。张爱玲交给他一只旧的牛奶瓶,托他买豆腐浆,陆续买了两个礼拜,他很简单地报告道:“瓶没有了。”也并不说明瓶子是砸了还是失窃了。隔了些时候,他拿了一只小一号的牛奶瓶装了豆腐浆来,也并不说明是赔给人家的还是借给人家的。这就是地道的上海人,这就是活脱脱的上海人,这就是张爱玲熟悉的上海人。对于他们,张爱玲该都报以淡淡的微笑,一种充分理解与宽容的会心的微笑。

张爱玲开始写作是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主要以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为地域背景,因此有人称她的作品是“开向沪港两地的窗口”,有人戏称为“双城记”。市民,则是这两座城市的最广大的最主要的群体。张爱玲第一本小说集题为“传奇”出版的时候,就表白了自己的上海人视角和上海人情结: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

正是基于对上海人的深切理解和深刻体察,张爱玲能够“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对于自己写到的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她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有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因为张爱玲切实地生活在市民圈子里,对他们有真切的了解,并随之有了宽容,有了原谅,有了悲悯,甚至有了喜爱。正是由于张爱玲早就将自己归入读者群中去,因此她才能在上海文坛横空出世,获得骄人的成功。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1944年在上海出版,四天就销售一空,又再版,创造了一个几乎一夜之间蹿红的神话。其实神话的现实土壤就是她长期的世俗生活及其对这种生活的投入,是她对广大市民及其生活的参透和悲悯,当然还有她特出的艺术才华。《传奇》再版的时候张爱玲曾专门写了序言,说自己的小说里的人物是那种不明不白,猥琐,难堪,失面子的屈服,然而到底还是凄哀的,悲悯之情溢于言表。《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说:“我希望读者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说不定会联想到他自己认识的人,或是见到听到的事情。不记得是不是《论语》上有这样两句话:‘如得其精,哀矜而勿喜。’这两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明白了一件事的内情,与一个人内心的曲折,我们也都‘哀矜而勿喜’吧。”从这几句话里,我们不难体会到张爱玲对当时的世俗人生因洞察而彻悟,由彻悟而升华为悲悯,足以令读者感动、感叹,继而受到感染。

从张爱玲所选择写作对象和作品受众,从她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她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定位,从她对普通凡人及其平凡人生的深入了解和体察,我们都能触摸到她内心的理解和宽容、同情和怜悯。但是张爱玲又是独特的、聪慧的,有极敏锐的洞察力,有很高的悟性,能够从平凡琐屑的生活中参悟出具有哲学意义的内蕴,能够从纷纷扰扰的感情纠葛中领悟出具有终极意义的内核,并且有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艺术地再现的功力。“在本世纪中,张爱玲是一个逼近哲学、具有形上思索能力的很罕见的作家。”这种能力她在十九岁所写的散文《天才梦》里已经展示了出来。在这篇散文里,张爱玲叙述了她从小就表现出的不寻常的写作天才,从七岁起就开始尝试写小说,然而当天才的梦想褪色之后,才发现自己在现实生活里等于一个废物,自己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在待人接物方面显露惊人的愚笨,也不能按母亲的心愿修炼成一个西式的淑女。最后张爱玲总括了十九年人生的体悟: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多么奇警的譬喻,多么惊人的参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都是这样的么?生命是华丽的美好的,但是天天都可能遭遇被蚤子咬噬般的小烦恼,给生命带来不快和无奈。这是一个对生命的概括和反思,精粹而又精辟,简直让人无法相信出自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女之笔。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80

开 本: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