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校长

作者:李斌

编辑:林云鹏

ISBN:978-7-5334-5619-1

定价:40.00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最好的校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校长》杂志创刊两年以来的封面报道。这些文章讲述了20位名校长的管理故事、创业经历、人生感悟等。他们的智慧是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财富。

目录

序·你在用什么样的姿态歌唱

1?陈康金东庐十年

就是这样一所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乡村初中,用“讲学稿”做杠杆,回归教育本真,几年内教学与管理脱胎换骨,成绩全国瞩目。

2?总校长卢志文

卢志文将管理分三个层次,三“管”论:管门房、管课堂、管心房。对校长而言,“管心房”永远比“管门房”重要。校长的管理重心要上移,经营学校,首先是经营人心。

3?会笑的蓝继红

这个面对客人和自己下属毫不矜持的蓝继红,这位嘻嘻哈哈像邻家姐姐的蓝校长,怎么左看右看都不像一位“名校长”?她是用什么来管理那些内心千姿百态的老师们,又如何面对体制内外那些来来往往的关系、纷繁复杂的矛盾呢?

4?蔡林森这三年

对于洋思中学及其老校长蔡林森,推崇者大有人在,赞其是课改的楷模,批评者亦不少,谓之为应试教育的产物。但这并不妨碍蔡林森固执地走着自己的路。

5?从乡村小学到世界级学校

我们面对一所有跨度的学校,一位有跨度的校长,一场有跨度的教育实验,做了一次有跨度的采访。我们知道他行走的方向,代表教育真正的方向,但他实在很难被效仿,因为大多数学校正在相反的方向上行走。

6?为了一块自留地

面对张建平,她的直率与朴实扑面而来,以至于你很难把什么“高言大义”用在她身上。这些年,她想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喜欢、向往的教育教给自己的女儿,以及更多的孩子们,远离陈规束缚,谢绝功利掺杂。

7?王崧舟的新成功教育

公办小学、平民身份、城乡结合部、一群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沉浮的师生……大凡一所普通学校改头换面的故事,常常伴随着英雄式的人物与不流血的战争。但在这里,一切竟然那么顺其自然,静悄悄崛起。

8?台前幕后王华湘中学

两天专程采访之后,我们似乎懂得了区月晶和她领导的王华湘中学,但又似乎那么表面。因为它的成功,呈现出让人难以相信的轻松和顺利。

9?教育狂人的理想之花

你或许会不屑这所农村学校的简陋,但不得不佩服其勇气——他们在毫无先例可依的情况下,原创出一套枝叶繁茂的完整体系。

你或许无法学习李升勇那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精神,但不应该忽视他精心打造出来供大家使用的通用“模具”。

10?实验二小关键词

实验二小做了很多事,但在李烈看来,其实只是按部就班、丰丰满满地做了一件事。“双主体育人”,就是这件事的“魂”。

11?再访杜郎口

表面上看,崔其升和他的杜郎口中学占尽春色,风光无限,其实,老崔现在很难。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现今“中国特色”的背景下,居然出现了崔其升这样纯正的教育改革者,我实在不愿意看着他悲壮地倒下。

12?改革者毕业

这所座落在上海浦东新区、方圆不足4万平方米,还不如一些乡镇中学大的学校,自1978年以来一直都是上海市重点中学。相对于国内建设豪华的各类院校,它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内涵才会如此有名?而程红兵又在其中做了什么?

13?从“战场”、“情场”到未来场

2006年,幕政重开始担任庆阳二中校长。他这些年最大的成就,是在庆阳二中成功推行了“励品教育”,把原来乌烟瘴气的一所学校,变得风清气正,校风、学风焕然一新。

14?由沙丘的四把火

在应试教育的学校,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差生。但是第70中学慢慢有了办法,我们能重拾孩子的信心,在这里没有坏孩子。当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家长就互相传,不胫而走。别人教育不了的,我们能教育,我们有教无类,不排斥任何学生。

15?柳袁照和那所最中国的学校

柳袁照认为,“最中国”的学校其实就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及优秀传统的重新认同和回归。“最中国”的学校应当有“最中国”的教育。什么是“最中国”的教育?柳袁照的答案就是“诗性教育”。他说,诗性教育早已存在于十中人日常的行为当中。

16?从原生态到新生态的百年梦想

蒋俊兴后来在书中回忆这段历程,总结说:“一个有抱负的校长,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跟风,应该努力去成就科研型校长的梦想。一名新时期的老师,必须让教育科研成为自己从事教学的一种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新的生存状态。”

17?张璧宏之理想八年

他教书时成绩优良,政府从政时屡破案件,在教育局是主抓业务的骨干,正当职业生涯一帆风顺之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仕途,要去做一个无名无利的校长?

18?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

如果有一种激励的力量,会比老照片、红地毯更强更大,唐江澎坚信,那一定是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将评价指向“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为了学生的发展”。

19?“精神领袖者”罗虹

罗虹“没有风采”,她的风采几乎都在那些自信优雅的教师和精彩生动的娃娃们身上。罗虹已不年轻,但她孩子一般的笑声正是巴蜀幼儿园上下成长激情的可靠动力。罗虹堪称幸福,这份幸福源于二十多年的专注探索以及由此凝聚而成的“专业信仰”……

20?吕静锋:体制内的平民教育家

吕静锋说,职业教育本来就是平民教育,如果我一不小心培养了几个政治家、科学家、大富豪,那是意外的收获。我的使命是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过得幸福。大富豪未必幸福,打工仔未必不幸福。

  你在用什么样的姿态歌唱 

世上有很多好听的歌,沦为了滥情的工具。

世上也有很多教育宣言,一些人说说就过去了,仿佛只有说的时候赢得掌声,才是最重要的。

但我们一生中会在极少的时候,在不多见的地方,听到一种歌唱,或许技巧并不高超,但看见那份“用心灵唱歌、全心全意以及诚心诚意的姿态”,你就会明白,他们是最好的歌者。

所以两年来,我们也试图在教育领域里以素描和文字,去寻找并记录这份“全心全意以及诚心诚意的姿态”,并且知道,他们就是这个时代不多见的“最好的校长”。

这本书所收录的图片和文章,正是《校长》杂志创刊两周年以来,所采写的封面报道。其中有三方参与者,值得在这里做一个说明。

首先是我们杰出的记者们。我所说的杰出,不仅是指写作水平,更是指他们在从事这份工作时的那份忍耐和舍弃。《校长》杂志的记者,不能收取一分钱红包,也不能向被报道者索要礼品。这个规定看似寻常,但要真正做到,媒体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当我的同事们放弃很多高收入的职业聚集到一起时,我们相约持守一个共同的心态:做教育,要干净。我常常很歉疚地看着大家为了节约开支中午带来自制午餐,为了更加了解教育生态而花钱一大包一大包地买书,我就知道,《校长》杂志度过创办初期的艰难,实在不仅仅是因为运气,还包括这其中每一个人“全心全意和诚心诚意的姿态”。

其次是两位特邀的画家,庞茂琨和王少伦,他们均为国内最知名的人物画家。在他们的画作中,你不仅能够看到线条和笔墨之美,更可以看到艺术家所提炼的人性之美,干净纯粹,跃然纸上。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庞茂琨教授是我十多年前认识的朋友。印象中,每一次艺术家聚会时,他都话语不多,坐在角落里默默不言。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当年中国最年轻的美术教授——因其学术成就,28岁就被破格评为教授,且成名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任何流言、绯闻。我还知道,国内知名画廊收购庞茂琨的画作,已经排在三年以后交收。但面对我们的期待,他告诉我,这件事很有价值,他愿意免费定期为真正杰出的校长画像。

同样要感激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的王少伦教授,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见过面,只知道建国60周年庆典上邓小平的画像,就出自他的手。通过庞老师与其“相识”后,每次通电话时,他几乎都是在农村带着学生写生,“爱大地胜于爱大学”。好几次,他画完校长的素描,要从乡镇赶到县城,找到网吧给我们传输文件。

我混迹于艺术圈多年,知道像他们二位这样潜心艺术又不囿于艺术,远离“社会”却又热心公益,集美之韵律与人之正气于一身的画家,实在是凤毛麟角。或者说,他们同样是在艺术创作领域,以“全心全意及诚心诚意的姿态”,用心灵唱歌的人。

最后就是我们所报道的对象——中小学校长、职业学校校长以及幼儿园园长。他们的故事我不必赘述,书中将有更加详尽的描写。这里只谈谈同事们采访这个群体后的几点感受。

其一,通过一次次的深度采访我们才知道,这个群体是很少“在大街小巷发出真实声音”的群体,但他们的声音却实在值得我们认真聆听。

其二,今天的中国教育乃至全球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需要加倍小心才能保持成长中的平衡。

其三,尽管教育饱受指责,但投身教育的这个群体并非没有蔡元培、陶行知那一代教育人的精神,而实在是因为今时今日,教育和人类社会一道,正迎来无数前所未有的课题:网络时代、全球化时代、独生子女时代、道德滑坡的时代……

所以,这是一本描绘时代教育脉动的好书,记录了二十位担负时代教育责任的好校长,值得大家一读。

《校长》杂志社总编辑    李斌

2011826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332

开 本:16

字 数: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