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礼与人文关怀

获第32届华东优秀教育图书奖(三等奖)

作者:郑春

编辑:陈一鸣

ISBN:978-7-5334-5508-8

定价:20.00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朱子家礼人文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1.对朱熹礼学名著《家礼》一书的现代解读。

2.对朱子礼学及中华礼文化之现代转向的深度探索。

3.全文呈现朱熹后裔、著名国学学者朱杰人先生礼学专论《<朱子家礼·昏礼>现代版》。

作者简介

本书编撰者主要为闽北地区史志办专家及武夷学院朱子文化专任研究学者。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朱熹《家礼》一书内容的翔实介绍,对朱子礼学乃至中华礼文化所内蕴的人文意趣及其现代意义作了颇具深趣的阐发,同时以编撰者所理解的这样一种中华礼文化所特有的人文关怀观照现代生活,由“家礼”生发开来而有了“学校礼仪”、“俗节礼仪”、“行业礼仪”等诸多方面的现代礼文化,使“家礼”在现代社会中走出“小家”,而升华为一种“普世之礼”。本书的编撰出版,对因置身急剧的社会变动而日渐功利化的现代人更好地了解、传承中华礼文化,并以此规范言行、纯化心灵,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礼与家礼
第一节 关于中国“礼”的解读
第二节 朱子《家礼》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祠堂•遗书•深衣
第四节 朱子《家训》的解读
第五节 《家礼》与家庭伦理建设
第六节 《家礼》的传播与衍化
第二章 家庭礼仪
第一节 诞生礼与童稚习礼
第二节 成年礼
第三节 婚娶礼
第四节 庆寿礼
第五节 丧葬礼
第六节 祭祀礼
第三章 学校礼仪
第一节 学校祭孔活动
第二节 书院朱子祠祀
第三节 拜师礼与谢师礼
第四章 俗节礼仪
第一节 春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二节 元宵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三节 清明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四节 端午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五节 乞巧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六节 中秋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七节 重阳节的习俗与礼仪
第五章 行业礼俗
第一节 农耕习俗与礼仪
第二节 茶事习俗与礼仪
第三节 饲养习俗与礼仪
第四节 商业习俗与礼仪
附录一 朱熹《家礼》原文
附录二 朱熹《家礼》摘译
附录三 改进型拜师礼模板
附录四 《朱子家礼•昏礼》现代版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礼与《家礼》

第一节 关于中国“礼”的解读

“礼”字最初含义是用来祭祀的器物。祭祀有一定的仪式,祭祀之器与祭祀之仪相配合,后来祭祀的仪式也成为礼。周公制礼,确立祭祀仪式,也把政治制度和一般行为准则融入其中。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演变,“礼”字就具有人文的含义,且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突出了“礼”的地位。到了南宋,朱熹对礼则赋予天理的内涵,认为“礼谓之‘天理之节文’者,盖天下皆有当然之理。今复礼,便是天理。但此理无形无影,故作此礼文,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教有规矩可以凭据,故谓之‘天理之节文’。”(《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自古以来,中国是法治与礼治兼容并施的国家,因为礼与国法具有共源、并行的关系或特点。它们都是由中国初民社会的原始习俗嬗变而来的,共同孕育于我们祖先的生活母体,在漫长的岁月里并行变迁,共同支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各自的功能维系社会的秩序,且一直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与文明进步。

明理执礼是儒家所一贯倡导并践行不已的事业,因而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性。儒家治国安邦的重要理念,就是通过礼来体现的。在中国古代,礼被非常突出地用于别等级、序人伦,通过礼制、礼仪、礼器等礼治内容和手段,为来维护和协调人伦、等级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统治的牢固。而民众生活于礼仪之邦,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与人礼尚往来,行为理性,循规蹈矩,不以违法乱纪、满足私欲为能事,而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涵养,故能维系多种族于一体又共同繁荣、进步,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于是,中外学者无不把中国的儒家之礼,当做中华文明的精髓。

礼是古代有德者的一切正当的行为的方式汇集下来的,是伴随中国阶级、国家的形成而形成的,是为了协调权力和财富分配中的矛盾关系而出现的,在夏商周有很大的发展,逐步达到成熟期,且在周公姬旦治理社会时期得到总结、提炼与补充,形成若干条文规定,并注入德的精神内涵,借助国家的力量,在国家意志的支配和影响下加以广泛应用,使之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统摄人们的行为。于是,礼便成为义理可以作为行为规范的规矩,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表征。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的主要内容包含在儒家重要典籍《周礼》、《仪礼》、《礼记》和《家礼》中。礼不仅仅有庄重的仪式表现,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理是礼的基础,礼是德的化身,德是符合万物之理的理念和准则。对于礼的本质与作用,先儒有深刻的研究与阐述。当然,我们可以分而言之。

其一,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能思维、能语言、能利用工具劳动,这些都不足以区分人与动物。有责任感的圣人出来,依照人类心智的发展规律,缘人情而制定礼,并举行仪式活动,用来教化芸芸众生,规范人的行为,要人们自觉地与禽兽相区别。从个体而言,人与禽兽皆属动物,但动物只可以驯化,不可以用礼来教化,故人的进化已进入高等阶段,与动物虽然有动物属性,却有心智高低的区别,人成为万灵之物后,就难与其它动物为伍。对牛弹琴,看是文明之举,却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分,衣冠禽兽,就是人没有去除兽性,而被人指责。故《礼记》中强调“冠者,礼之始也。”“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其二,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所在。人类的进化经历漫长的过程,至少走过蒙昧、野蛮到文明的重要历程。蒙昧期无礼可言,野蛮期则不知礼,只有进入文明期的人才学礼、知礼、行礼,个体才自觉接受礼的约束,以裨益于立身处世。而生活于文明期却不讲礼的人,没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自然就倒退到野蛮状态,与人格格不入,甚至戕害生命,为害社会。

其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人类生活于天地之间,要遵循自然法则,顺应四季变化,阴阳交替,昼兴夜伏,动静有常,春耕秋收,采伐有度。人类只有尊天道而行之,谐天地而存之,才能始终保持朝气,以尽其天年,以延其子嗣,如是方能以至于无穷。

其四,礼是人的行为准则。人际交往,贵在懂得尊重对方,以此获得对方以礼相待。《中庸》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视天子与庶人一律平等。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最终目标是将人培养成知书达礼的人,使之学礼而能立身,在社会中得到应有的尊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实际上就是双方之礼不对等,出现交际的尴尬。

其五,礼是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人类的社会关系十分繁杂,始终存在上下、长幼、贫富、贵贱之分别,但其有内在的关联与转换。儒家将人类的社会角色划归为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伦常关系,并明确指出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人类遵照礼制,将这五种关系处理好,上明下顺,社会就会有序运作,区域不同、种族不同、家庭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司不同的各色人等才会长期和平共处。反之,人心迷乱,人灾横生,社会就会紊乱。朱熹考察古代等级社会中社会伦理秩序,得出“古之君臣所以事事做得成,缘是亲爱一体”(《朱子语类》卷八十九)的见解。

其六,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国有国之礼,邦有邦之礼,乡有乡之礼,家有家之礼,士有士之礼,依礼交际,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人类的行为必须有个共同轨范,那就是尊礼而行。《礼记·曲礼》中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通过礼治的办法来调整社会关系,沟通、协调与合作,缓解矛盾冲突,从而维持社会秩序。自古以来,社会秩序的建立,大致是由习俗而礼教,进而有国法。而中国古代法典,与礼形影相随,社会一切活动,也就不能离开礼的指导与制约。

其七,礼是宗法家法。宗法是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明晰权力地位、财富分配,弘扬祖先美德、氏族精神,劝人向善、标榜做人准则,其本质是道德教化,其目的是齐家荣族。家法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这些宗法家规,一般都写进谱牒,是家教的蓝本,由族人共同遵守。族人越礼,会受到警戒,不屑作坏,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其八,礼是国家典章制度。治理国家要顺从人道,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故周公制礼作乐,确立国家纲纪,并设职官治国安邦。后世制订官制,分省列部共同管理国家,皆缘起于《周礼》。而对帝王将相和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与推举,也要依礼而行,重在尚贤使能,无德者不能尸位晋爵。古代有“刑不上大夫”,又有“为尊者讳”,但礼的约束却不能缺位,也就是制约、监督不能缺位,否则,统治集团内部无礼之约束就无法形成合力,社会管理就会无法运作而乱套,社稷安宁就无法实现。

其九,礼是抵御佛道浸染的力量。中国有多种宗教存在,但至今未成为宗教的国度,其功归于儒家思想对本土道教、外来佛教的吸纳与抵御,因为社会精英阶层受教育取决于儒家思想,且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柢固。可以说中国社会格局,几乎是儒家设计的,历宋元明清数百年而少有大变动,尽管时代不同,人事变化,起主导思想者,仍属儒家。

其十,礼是抗击列强侵吞的精神。外国列强称霸世界,觊觎中国,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始终都能奋起抗击,一致对外,保家卫国,靠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里所具有的凝聚力。而中国人民保持不侵略他国,靠的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道德约束力。

此外,儒家的礼还有同化力,如契丹族所立辽国、女真族所立金国、蒙古族所立蒙古汗国及元朝、满族所立清朝,统治集团在保持本民族之礼的同时,不得不学习汉礼,以汉礼来协调与汉民族的关系,故而即便在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汉文化也没有停止其发展的步伐,中华文明一直在延续。儒家的礼还有向心力,她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感情的纽带。

儒家将礼与人类社会结合起来考察与提升,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礼制体系,使之具有约束力、向心力和同化力。可以说,礼是人类的规范和准则,是修养和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运行的秩序,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换言之,礼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规则,小而至于个人的修身接物,大而至于国家的制度法纪,都可以“礼”统之。礼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约束力,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不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即便在法律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国家的治理,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和睦,个体的尊严,都离不开道德自律。时代有更迭,人事有变迁,礼仪有废兴。但离开礼的约束,率性放纵,小则缺德丧身,大则失德亡国,这是铁定的历史结论。

中国的礼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个时期,都有人自觉地参与建设与积极推进,但在历史上,以周公、孔子与朱子三人贡献最为突出,而以朱熹最为宏博。周王朝建立之后,在周公姬旦主持下,对以往夏礼和商礼进行改造,将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这次制礼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小到个人的日常行为都有详细规定。通过周公制礼,统治阶层力图使西周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人们生活以及思想,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事以礼为准则。

孔子有感于宗法的退化导致了礼崩乐坏,古礼不行,在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用以教育后人。孔子以仁释礼,将传统的上层领域所行之礼改造为道德之礼,也使得天子与庶人在道德面前一律平等,提高了礼对人的约束力。

朱熹生活于中国封建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宋代,在倡导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方面,始终不遗余力。朱熹博采前贤往圣构筑社会秩序的伟大思想,崇化导民,改易变通,择善而从,因事制礼。朱熹晚年以《仪礼》为经,以《礼记》为传,以《周礼》为纲,会通三礼,建立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礼》学体系,吸收了既往名家的《礼》学思想,也吸纳了当时优秀的《礼》学家的思想精华,这个体系就蕴含在礼学大全书《仪礼经传通解》里。在朱熹从事教育活动和著述立说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参与朱熹牵头的礼学系统重建的工作。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160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