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通论·文明理论

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

作者:汝 信

ISBN:978-7-5334-5343-5

定价:56

出版时间:2010-04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世界文明通论

内容简介

《世界文明通论》丛书是在《世界文明大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文明这个重大课题进行综合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研究,提出我国学者自己的文明理论框架;用相当多的篇幅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主要结合国际格局的变化来探讨当前世界文明的发展,剖析西方文明理论和文化思潮,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并着重探讨我国的应对措施和文化战略,以及我国在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编,主要介绍了古代世界的文明,近代西方的“文明”概念,近代西方文明理论的发展,20世纪西方的文明理论,文明起源与轴心期问题,文明的起源与国家形态,中心文明与周边文明等内容。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与方法论
  一 唯物史观的文明观
   二 对文明的科学探析方法
  第二节 文明发展的本质与动力
  一 文明发展的本质:人类自身能力的发展
   二 文明演进的动力: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
  第三节 文明体的结构层次关系
  第四节 马克思的文明演进阶段论和世界历史理论
  一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文明发展的阶段划分
   二 文明体的交汇及走向大同的趋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第一编 文明曙光与古代文明
 第一章 文明意识
  第一节 本书写作特点
  第二节 从原始状态向文明的过渡
  第三节 文明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第四节 文明理论诞生的前奏曲
 第二章 古代世界的文明
  第一节 文明与文化
  第二节 文明之要素
  第三节 西方文明的内涵
  第四节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西方的意义
  第五节 东方化时代与轴心时代
  第六节 古代模式与雅利安模式
  第七节 从蛮族观念到天下大同
 第三章 中国古典“文明”
  第一节 中国古典“文明”的涵义
  第二节 传说的中国早期文明
  第三节 中国早期文明的考古诠释
第二编 文明概念与文明理论
 第一章 欧洲中世纪文明
  第一节 分期问题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
 第二章 近代西方的“文明”概念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的“礼貌”概念
  第二节 18世纪欧洲人的“文明”概念
  第三节 19世纪西方的“文明”概念
 第三章 近代西方文明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文明理论
  第二节 文明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19世纪下半叶的文明理论
 第四章 20世纪西方的文明理论
  第一节 文明是文化的衰落
  第二节 文明是挑战和应战的循环往复
  第三节 文明是对本能的压抑和升华
  第四节 文明是表现自我的行为方式
  第五节 文明是长时段的历史演变
  第六节 文明是不断冲击的社会浪潮
  第七节 文明是语言修辞背后的权力
第三编 文明的起源
 第一章 文明起源与轴心期问题
  第一节 文明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文明起源的分期问题
  第三节 关于中国的轴心期及其内部的张力和突破
  第四节 关于欧洲文明的突破
  第五节 轴心期还存在吗?
 第二章 文明的起源与自然环境
  第一节 文明的起源与纬度
  第二节 气候、地貌与生产方式
  第三节 地理位置与文明的关系
  第四节 伊斯兰文明是地缘文化的产物
 第三章 文明的起源与国家形态
  第一节 文明起源阶段国家的共性
   一 城邦国家的产生及其普遍性
   二 城邦国家的社会基础是父系家庭
   三 战争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催化剂
   四 早期国家的阶级划分主要是本邦人与外邦人之分
   五 从城邦国家向地域国家的转变
   六 早期王权的出现及其普遍性
  第二节 文明起源阶段不同国家形态的特点
   一 中国专制主义王权的形成
   二 印度古代的王权及其政治结构
   三 雅典城邦的国家形态
   四 古罗马的国家形态
   五 西方古典国家政体的独特性
 第四章 文明的起源与宗教和哲学
  第一节 文明的起源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第二节 轴心期以前的文明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
   一 古代埃及的神学
   二古代两河流域的神学
  第三节 中国文明起源时期的哲学
  第四节 印度文明起源时期的宗教与哲学
  第五节 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体系
第四编 文明的发展
 第一章 原生文明与次生文明
  第一节 近代西欧文明与古典西方文明是两种文明
  第二节 欧洲封建主义的形成
  第三节 欧洲近代文明的国家形态
  第四节 基督教与西欧文明
  第五节 西欧近代的哲学
 第二章 中心文明与周边文明
  第一节 日本在古代和中世曾是中华文明的边缘
   一 岛国日本是后发的移民国家
   二 日本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 农耕文化和金属的传入使日本社会形态发生了质的飞跃
  第二节 日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第三节 日本文明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 中心文明与周边文明的关系
 第三章 文明之间的融合与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 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轴心期”
  第二节 文明中可借鉴与不可借鉴的因素
  第三节 文明的融合与独特性
主要参考著作
后记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