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红釉:民国的立爱与钟情

作者:秦燕春 著

编辑:周青丰 李 玲

ISBN:978-7-5334-5303-9

定价:36.00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青瓷民国爱与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盘点红颜情事  钩沉真实历史

本书遴选的女传主均为民国时期在政界、商界、文化界独领风骚的风云人物,如汤国梨、蒋碧微、陆小曼等人,她们自身的情感际遇为其书写了人生不朽的传奇。 

追求幸福信仰   复苏爱的本真

    作者力求通过非凡女人的情感经历本身证明:“幸福”就是“立爱”。 一旦失去“爱的能力”,人就失去了幸福的可能。追求并保持“幸福”才是人之有生唯一要做的正确的事。

内容简介

     晚清以降尤其民国年间,于中国历史为剧变,于中国文化为奇观,于生逢这一历史时段的人文化迹,则为百感丛生、悲欣交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亦泽被红颜、波及闺阁。本书遴选生此新旧杂糅、东西撞击之时代若干杰出非凡女子,铺陈其情感际遇,剖析其思想精微,追问其灵魂向度,力图证明:

    无论社会制度如何变迁、经济模式如何运转、德范标准如何调试,乃至情感方式如何“不轨”……追求并保持“幸福”才是人之有生唯一要做的正确的事。

    “幸福”就是获得、恢复、强化人“爱的能力”,就是“自性”的复苏与茂郁、开花与烂漫、明慧与清净。“幸福”就是“立爱”。 一旦失去“爱的能力”,人就失去了幸福的可能。

 著者简介

    秦燕春,始修西医,后治文史,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专业硕、博士学位。 目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杂志责任编辑。

    近年来返归古籍,埋头理书,唯愿有生之年能在华夏传统之学的历史流变与诠释等方面略尽绵薄微力。至今有《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袁氏左右》等数种小书面世。

目录

简要目录
    “情”何以堪,海边谁在春暖花开  

第一辑:得失之间,贤妻良母的馨香与沉重

    传统的幸福与幸福的传统:“崇德老人”曾纪芬 

    平淡出神奇:走向世界的钱单士厘 

 “闺秀教育”的背影惊鸿:吴芝瑛·徐自华·秋瑾                                                                      

第二辑:无情未必真豪杰,名妻本不亚名夫

    “情圣”章太炎与“药妻”汤国梨 

   “变节”的夫与妻:刘师培与何震,兼及唐群英 

    正宗名门名妻:“怪莫怪于吴弱男” 

第三辑:女人心,海底针

    修为人间才女夫:《让庐日记》中的“珞珈三杰” 

    难为人间才子妇:王映霞、蒋碧微、陆小曼 

    直面性命你疼吗:文学的本质是“情书”?!

        ——丁玲、白薇、庐隐

第四辑:现代有多远:佳人吕碧城

    “一个人的情书”:绝代词家吕碧城 

    满门才女不团圆:姐妹失和,她的闺密 

    “他”及流言:吕碧城与同时男性交游考

第五辑:离歌,寂寞圣贤路

    形上的清净与妇德的苍白:湘中才女属杨庄 

    厚生,见诸行事: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兼及杨荫榆 

    不委屈,难求全:毛彦文的“世纪孤独” 

 第六辑:“幸福”有几种可能

    “愿做屏山将尔护”:陈衡哲的幸福感 

    “叫我如何不想他”:杨步伟的价值观

    “冰雪聪明”各千秋:苏雪林、冰心百年自传 

    有“信”,有样“立” 

附录一  民国红颜:花女子与文化“传奇”

附录二  米脂的婆姨与罗马的男人

编辑推荐
阅读本书,回味这些民国女子的人生,感受这些乱世红颜在沉睡中逐渐觉醒,冲破传统礼教的罗网,追求完整的人格,探寻生命的真谛的那份真情。      
  ——本书编辑

读者定位
对民国女性、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导 向(节选|有“信”有“立”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在人的人间,许多“立论”都是有限的,那最后一块垫在脚下不可撼动的石头,就是有“信”。“立爱”的前提也是一样,你得“信”爱,方能“立”得住“爱”。

  禅宗的六祖惠能,在《坛经》中尝言:“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但“立亦非立、非立即立”,会心有缘者自能于此拈花一笑,不落俗谛。善法修行必备的“无漏根”中,其五种排序,信根、精进根(即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并非无意为之——原本也是“信根”为基,“以信发慧”。

  “五四”当然是个了不起的事件、之前之后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五四”的了不起在于“提问题”的能力,“五四”引发的最大的问题则是中国人该到哪里寻找这些提问的解答……    “五四”所提的“问题”或说大多数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很好的解答。

  但这个了不起的时代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危险,它提出各种千姿百态的问题、给出各种千姿百态的回答……没有一定之规,在“自由”的同时经常也缺乏“笃定”,和晚清以降的整个时段一样,“五四”富有鲜明的“策略性”特点。

  “策略性”经常可能危险地沦落为一种“投机取巧”。

  不知人类到底怎么了。知识(许多知识本身就是有毒的)的扩充与掌握并没有恰当改善人类的生活,却增强了人类作恶的能力、狡辩的理由、推诿的办法……人之为“人”,经常是个“观念性”的存在,有什么样的信仰几乎就决定了他的生命样式与生活形态。这半山腰的“红尘”世界的重与轻,经常乃是这“信仰体系”的核心,“爱·情·欲”云云,无非是其中较为折磨人的一套“观念”。所谓“信仰”对于许多凡夫俗子而言,竟然经常不过是一个让人类“活下去”的“意义”。网语的表达该是:给个理由先!这就难怪如今人类的“信仰”生活经常显得极其“功利”,例如他只“相信”跟自己口味吻合的“观念”,例如他只选择让自己“舒服”的形式。

  陈寅恪先生言及好友吴宓之伤情于毛彦文,曾谓其“已堕情网,遂致盲目。感情所激,理性全无。他日回思,所见必异。既已一误,何堪再误”。吴宓得悉毛彦文婚讯之后,同样在《落花诗》之一中哀惋:

  婉婉真情惜独报,绵绵至道系微丝。

  早知生灭无常态,怨绿啼红枉费辞。

《写怀》二首中他又说:

  读书学道曾何益,黄口白头一样痴。

  宿孽忏除留正果,从今不作写情诗。

  似乎凡人只有在遭遇苦涩时候才想起回到佛陀的净土当中取暖——这其实是不大好的。“信仰”的本真意涵,从来都不是一种被动的逃遁,而是一种热诚的拥抱。“超越苦海”的秘笈就在:只有背起苦海,你才跳出苦海。

  清末民初的康有为先生,读书日进,“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之后,则号“长素”。康有为年纪轻轻就开设万木草堂、引领“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弟子门生满天下……尽管三十六岁方始中举、三十八岁才中进士,但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进程中,康有为不容人忽视。“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写出这首《出都留别诸公》时康有为才三十岁,还是一届布衣之士,他就已经气焰滔天。“大陆我最大,愿起神州魂。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号称“天游化人”的南海先生,其自负与傲慢、野心与雄逸,终其一生都不曾移易。

  而同时另一恂恂儒者朱一新先生,对康有为《大同书》中“大翻盘”式的理论原创十分忧愁:朱一新致康有为书中,曾将此意在“有用之身”与“无涯之知”间的取舍阐发得很是深透,所谓“打通后壁,愚者既不可解,智者则易溺其心智,势不至败弃无常不止”、“读书穷理,足以自娱;乐行忧惟,贞不绝俗”。朱一新反复念叨的,其实是个“停止”的智慧。

显然,问题的关键,还是你到底“信”什么,“信”决定了一个人“价值体系”的最后那块奠基的石头。“信”其实就是“自性”诚明。

  强悍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将爱情、仇恨、忧虑都规约为“主体的反应”,而且将它们统而化之为“只变成了发现世界的方式”:“存在,就是在世界上‘绽出’”;“意识”,就是向着“某物”绽出(《胡塞尔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人因为自身的“意识的开放”从而获得“存在”。有过集中营经验的萨特似乎始终放不下他那份警惕与紧张:“他人即地狱。”“他们虽然活着,却屈服于他人的目光,他们以死的方式而生”——这样的人虽生犹死,因为“他们不能把自己从忧虑、偏执和习惯中彻底挣脱出来”,从而成为舆论的受害者,从而不能因为自我的自由的开绽而获得自由的存在。“受虐色情狂谋划着要使自己被别人吞并,并且在主观性中消失”(《存在与虚无》)。显然,当哲学家将“注视”表述为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绝对冲突从而认为“对视”的状态是不能平衡、不能安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无疑显得过于强大执着了。

  爱必然意味着“放下”、乃至“失去”“现在的自我”,同时和爱在一起,重新缔造出一个“未来的自我”。我无法想象人的世界上还能有比这更美、更无怨无悔且收获丰硕的“丢失”——因为敢于“舍己”,才有获得“自性”的可能。

  甚至萨特本人也要说:“我不爱人们现在的样子,但爱人们理应成为的样子。”(《肮脏的手》)

这就是“信”,就是方向感。

  记住并信奉,“立爱”。

  一种关于“幸福”的“信仰”。

 

                             20085月于华侨公寓

节 |“一个人的情书”:绝代词家吕碧城  

1943124日,一代词媛吕碧城病逝香港,生命的最后,她留下如此一首绝命诗,据说是“梦中所得”: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

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吕碧城(1883~1943)原名贤锡,字圣因,又字兰清,安徽旌德人。她是光绪进士、山西学政吕凤歧的三女儿。幼年即父兄双亡、骨肉参商,命运的坎坷却阴差阳错成就了这样一位奇女子:她是中国最早一批可见记载的报社女性编辑;年方双十即一力主持北方女学,先任教习后任校长;袁氏当国后被聘为政府咨议,“常出入新华宫”;洪宪帝制时退出政坛,投身商界也能“谙陶朱之术”,与西商逐利沪上,年纪轻轻就拥有了一生无论如何“习奢华,挥纽约之吕碧城金甚钜”似乎都用不尽的财富。她还是中国近代以降最出色的女词人,“足与易安俯仰千秋,相视而笑”;她容貌秀丽,气质高雅,喜欢修饰,酷爱打扮,有传世照片为证;她懂美术、知音律、擅舞蹈、娴外语,有传世文献为凭。

“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这是慈禧太后的宫廷女画师缪珊如读过吕碧城所著之《信芳集》后题写的赞词,是早年兴办女学、暴得大名的吕碧城的写照。

1904年,二十一岁的吕碧城从在塘沽办理盐政的舅父严朗轩家出走,只身逃到天津,“不惟无旅费,即行装亦无之”,只有一腔“年幼气盛铤而走险”。幸亏《大公报》主编英敛之一见倾心爱惜人才,不仅免费提供居所,并请吕碧城担任报社编辑。短短时间内,她的诗词创作不断在报纸发表,使得“京、津间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属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接下来,清才绝艳的吕碧城更加出人意表,“将有创办女学之举”,同年52021日《大公报》连载了她的《论提倡女学之宗旨》,24日登载其《敬告中国女同胞》。

吕碧城出手不凡一鸣惊人,由此获得了施展才华、赢得声誉的基本环境。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通过幕僚知晓了吕碧城的英秀特出,“有友介谒袁项城,一见激赏”。正热心新式教育的袁世凯把筹办北洋女学的任务交给了吕碧城。有趣的是,此时吕碧城的舅父“适因事被劾去职”,袁世凯偏偏委托他帮吕办理女学——被骂离家出走的外甥现在如此风光,曾经破颜相激的舅舅觉得很没趣,“未几辞职去”。当时其他社会名流,如方药雨、傅增湘、唐绍仪、严修……或长或短也都欣赏过吕碧城的才具与能力。

1904618日,在京津报界出头露面不到两月的吕碧城已经落实了兴办女学所需经费:“袁督许允拨款千元为学堂开办费,唐道允每月由筹款局提百金作经费”。1904117日,天津女学堂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兼国文教员,主持全校事务。一直到1915年洪宪帝制议起吕碧城辞职南下,十余年中她都是北方学界、政界尤其文界炙手可热的夺目女性。

这种过早与过于绚烂的盛开,对于少女吕碧城,实在难说完全是种幸运。无论她本人还是她的周边、包括周边的男性,对此似乎都没有准备充分。

或许因此,和古往今来绝大多数才貌双全的女子“相同”,吕碧城的情感生活也不太顺利,她终身未婚。

对于自己选择小姑独处,吕碧城曾有过明确的解释:“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耳。”当世男子,入得吕碧城法眼的只有梁启超、汪荣宝、汪精卫三个人,惜乎前二者已婚、后者过于齿嫩。由张謇出面做媒的诸贞壮,“诗才固佳,乃年届不惑,鬓发皆白何”!她又嫌他老了。

1920年,吕碧城客居北京时,曾到天津寻访旧友,她惊讶地发现,旧日女友因为丈夫负心,“以侯门丽质赋绿衣之怨”,“断送韶华于凄风苦雨中”,“风韵犹似当年,而憔悴骨立”。吕碧城“归途寻味,悲感不已”,住在北京饭店过着奢华生活的她,因此感触而苦不成寐,“百忧骈集,生趣索然,如处墟墓”,晨起遂成一绝寄友:

 

又见春城散柳绵,无聊人住奈何天。

 琼台高处愁如海,未必楼居便是仙。

 

是耶非耶?进退两难。实在讲,在那样一个时代,颖慧的吕碧城几乎见不到一个让她“羡慕”或者“满意”的情感榜样,更毋庸说可以展开情感的合适对象。这样触目可见的情感或婚姻悲剧自然让敏感高傲而又条件优异的吕碧城不能不三思而后行。除了一意孤行渐行渐远,还能怎样?!

“寒夜悄无声,虚廊走风叶。忽忽如有人,欲窥心转怯”,这种只有独身独居的年轻女性才能感同身受的微妙感受,出现在个性刚强而又张扬的吕碧城的笔下,分外动人,也特别惊心:在她生命的六十年中,有多少个夜晚她曾细细咀嚼过这样不安的单薄?在她的笔下,不时出现着“懔于夜景之凄厉”、“身孤心怯”(《游庐琐记》)、“思此毛发微悚”(《欧美漫游录·舟渡大西洋》,夜梦有人入仓)之类感受,“奈花非解语,闷怀难讯”。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464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