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编译馆档案

作者:黄英哲 许雪姬 杨彦杰 主编

编辑:林冠珍

ISBN:978-7-5334-5442-5

定价:360.00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台湾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1.原样影印台湾省编译馆档案,原汁原味地反映编译馆的资料、信件、批文、公文等。

2.独家专有,已成较为全面的规模,与《许寿裳日记》、《许寿裳遗稿》(共5卷)成为鲁迅研究、许寿裳研究、章太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台湾研究的专有材料。

3.本书采用影印稿与整理稿并行的排版形式,可以两面翻阅,从左边翻阅,可以看到整理稿。按影印稿竖写的要求,影印稿从右边翻阅,别具一格。

内容简介

本书为分为两部分:一为整理稿,二为档案影印稿。整理稿部分严格依据台湾省编译馆档案原稿整理,按档案的性质共分四大类:一、行政;二、人事;三、财务;四、书信。在档案影印稿部分中,行政类有150件,296页;人事类有54件,104页;财务类有10件,21页;书信类有96件,245页,共合计310件,666页。分类是依据每个文件的内容做大致区分,如有的书信与编译馆的日常工作紧密相关,就放在行政类;有的是推荐人员的信件,则置于人事类,并不是所有书信都放在同一类别。每个类别又依照文件的日期做先后安排,但很多文件并无日期,有的经过考订可以确认,有的只能根据内容做大致判定,或者将同一性质的文件(如工作旬报表、个人履历等)都集中放在一处。本书将档案整理稿和扫描件分别刊出。每个文件不管是整理稿还是扫描件都编有一个相同的号码,读者可以按照这个号码将整理稿与扫描件合并对照阅读,以减少整理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失误。

台湾省编译馆简介

台湾光复初期,刚刚摆脱日本51年的统治,百废待兴,社会重建工作千头万绪,刻不容缓。社会重建内容广泛,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其中文化建设亦称“心理建设”,其核心是消除日本文化的影响,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时在台湾主政的陈仪决定设立一个编译馆,以编辑教科书、社会读物和翻译世界名著等为主要任务,并邀请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来台主持此项工作。台湾省编译馆从194687日正式成立,到1947516日因二二八事件的影响被撤销,前后不到一年,但它的设立和工作目标却是当时台湾社会文化重建不可或缺的一环。

主编简介

黄英哲  日本爱知大学教授

许雪姬  台湾中研院台史所所长

杨彦杰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

读者定位

具有大学文化水平以上读者,对许寿裳、对台湾社会、对中国文化、对鲁迅感兴趣的读者

 

 编辑推荐

台湾省编译馆是台湾光复后进行中华文化重建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台湾当时的“心理建设”工作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网罗各方人才,编辑了许多教科参考,以及必要的书籍图表,将日本人的学术研究“中国化”,将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研究成果透过翻译,展现出远大的文化视野。因此它彻底颠覆日本殖民统治者在台湾推行的“皇民化”政策,将日本对台湾人民实行的“去中国化”改变为国民政府实行的“去日本化”运动取得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台湾省编译馆的功劳离不开许寿裳先生赴台后的一番努力,在19466月至19475月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期间,他以五四“兼容并包”的开阔心胸,大量启用各种立场的学者,宽容地接受日本的学术文化,为台湾的文化重建的快速完成,奠下了厚实的心理基础。可以说,许寿裳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和他的台湾省编译馆的工作,也是一项伟大的爱国工程。因此,台湾省编译馆所遗留下来的档案是弥足珍贵的,我们欣赏它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义。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1111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