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链接

当当网

亚马逊

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

获第二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第二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装祯设计奖)、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入选作品奖

作者:莫理循

ISBN: 978-7-5334-4969-8

定价:280.00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1910

内容简介

 
 

福建教育出版社以十年之功整理出版了“莫理循书系”,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2008年制作了五集电视片《复活的档案——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被译成多个语种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本书为“莫理循书系”之一。

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

中国近代史|图文集

 

           / 文: 莫理循

            译: 窦坤  海伦

            问: 沈嘉蔚

         出版发行:福建教育出版社

             刷:深圳华新彩印制版有限公司

            本:889毫米×1194毫米  1/16

            帧:硬盒套,全二册,内文铜版纸印制

             张:22.75

         版   次:200811月第1

         200811月第1次印刷

    数:3000

订购热线:010-62027445  0591-87115075

    号:ISBN 978-7-5334-4969-8

   价:280

      全书中英文双语

 

¯       本书卖点

1200849澳大利亚新当选总理陆克文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赞扬说“莫理循是中澳文化交流的先驱”。

2.本书是大型图册《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是姐妹篇,几乎囊括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中莫理循收藏的所有图片。

319101月他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住宅出发,赴中国西部考察半年,拍摄了大量照片,并亲自写了说明。

4.图片精彩,让读者一睹100年前中国西部的风貌。最近有民间学者重走莫理循西部之路,重拍了相关景观。

       

 

               2008年老普拍                                              1910年莫理循拍

¯       图文著者简介

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1862~1920  澳大利亚人,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1897年受聘英国《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912年辞去记者职务,受聘民国政府总统顾问至1920年逝世。《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是他唯一正式出版的著作。1976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骆惠敏编的《莫理循书信选》,1986年被译为中文。他在华二十余年,深深地介入了中国的政治,他身后留下大量的文件、日记、书信、图片资料保留完整,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料。

 

¯       编译者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工作。现就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研究员。已翻译、著述出版有《北京的莫理循》、《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等著作。

 

  澳大利亚人,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骆惠敏教授的遗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东方史学》资深编辑。她曾协助教授辨认、整理莫理循的日记,并为编辑莫理循1910年西北之行图片集准备了大量相关资料。

 

¯       内容简介

1910年,莫理循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了。当时发行多少份《泰晤士报》,就有多少人知道这位“北京的莫理循”、“中国的莫理循”。这年,他进行了为时半年的中国西部考察,途经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在考察途中,他采访了大量的当地居民、官府、军队和名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写了12篇报道,在《泰晤士报》上连载,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风情、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引起轰动。两年后莫理循被新生的民国政府聘为袁世凯政治顾问,连续为四任总统服务,直至去世。

 

本书收录莫理循此行拍摄并按日期编辑的照片约六百张,配以中英文对照文字说明。

¯       简要目录

 

上册     目录

   前言(阿拉斯戴尔)

     (沈嘉蔚)

 

    编者的话

一、北京

二、华州

三、兰州

四、凉州

五、甘州  肃州

六、嘉峪关

七、星星峡

八、哈密

九、乌鲁木齐

 

 

下册    目录

 

    编者的话

一、伊犁(一)

二、伊犁(二)

三、喀什(一)

四、喀什(二)

五、乌鲁克恰提 叶金 要塞

 

附录  1.端方介绍信

2.莫理循西行备忘录

3.《泰晤士报》社论(1910926

 

编译后记

 

 

 

¯       推荐

 

莫理循曾以探险家的身份在中国旅行过,以记者的身份报道过中国,以政治顾问的身份帮助过中国。正是他丰富多彩的经历才能他以独特的眼光观察清末明初中国的各个层面。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文化参赞  肖恩·凯利

 

 

通过他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莫理循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以及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他在日俄战争期间的活动和见解,他对辛亥革命的态度,他对孙中山和袁世凯的不同态度,确有可以为近代史研究者参考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海鹏

 

 

这本图册较之于一般老照片仅具怀旧情趣,更具有学术价值,而将毫它无愧色地列入历史著作之林。我非常希望我们的史学著述能多发掘这类珍贵的图片,作为著作的实证,以增强学术著作的可阅读性。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来新夏

 

 

从铁路、邮局、企业到咨议局和警察,在通往近代化的路上,中国已经开始起步,虽然步履有点蹒跚,节奏有点缓慢。在西北这样远离沿海,没有报纸,信息不灵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透过莫理循的眼睛,看到明显的变化,这是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不可想象的。

                                  ——学者  傅国涌

¯       读者定位

老照片爱好者,中国近代史爱好者、研究者,关心中国西部发展的有心人士。

¯       相关图书

 

 

     理循书系

 

 

西里尔·珀尔 著     檀东星窦 坤 译

《北京的莫理循》(配图)

2003年初版版,2008年再版

 

其它信息

装 帧:特殊

开 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