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

作者:张彦春 雷玲

编辑:林云鹏

ISBN:978-7-5334-5149-3

定价:26.00

出版时间:2009-04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特级教师特别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1.集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靳忠良、钱正权等人数十年教育教学经验之精华。
2.内容丰富,涵盖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各个焦点问题:品位提升、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教育科研。
3.形式活泼,可读性强,前有导读引入,后有延伸思考,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名师的教育智慧。

4.附录中收入了著名学者郑金洲、肖川、余文森等人对教师成长热点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主编简介

张彦春 现任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兼任现代教育报社总编辑,编审。多年从事教育新闻宣传事业的领导工作,《红色网站启示录》、《相约媒体:不搞高考状元报道》等多篇新闻报道及论文荣获部委和市级奖励,曾主持编纂《教坛风华》、《先锋》、《亲历抗战》、《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中国名优校长创业全书》等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书籍。

雷玲 网名红袖子(活跃于教育在线、新思考、成长等网站),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主持现代教育报经典版面“名师版”多年。曾在大学任教。资深教育记者,二十余次获教育部、北京市等新闻奖。编著、主编、策划二十余本中小学教师专业用书,其中《听名师讲课》进入2004年教师专业用书排行榜前十名,《好课是这样炼成的》、《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等书被列入2007年教育部中小学推荐书单。

 内容简介

本书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靳忠良、钱正权等人写作,就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教学中的焦点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答与建议。既有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定位思考,也有关于教书育人的答疑解惑,融名师经验的实用性和名师修为的高瞻性为一体,为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最具高度的专业引领和最实用有效的技巧策略。

目录

     简要目录

第一篇 成长风向标:怎样从“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
1.给准教师的三句话?刘云生/??
2.青年教师怎样学做“人师”?于 /??
3.教师需要“生命的学问”?王崧舟/??
4.教师要学会“沉下去”?任 /??
5.做“英雄校草” 教“终身受用”?靳忠良/??
6.教师应该具备人格魅力?于 /??
7.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窦桂梅/??
8.给教师朋友的阅读建议? /??
附录:17个抓手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肖 /

第二章 育人导航:如何做一名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

1.微笑着迎接学生?宋运来/??
——开学前给教师的10条建议?
2.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吴正宪/
3.我教老师“发火”?柏继明/??
4.用红色评语点燃起学生上进的希望?吴乐琴/?
5.转化问题生:击“痛”、化“软”、功“恒”、点“亮”?俞国平/??
6.别一把尺子量“差生”?周步新/??
7.一个关于“贵宾借书卡”的谎言?吴梅香/??
8.再给学生一点时间?张学伟/?
9.学生愿为我“结草”?黄书琴/??
——面对面聊出的师生情?
10.寻找开启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吴乐琴/??
附录:特级教师的100个德育细节/
第三章 教法点津:怎样成为教学高手?
1.备课要注重隐性备课?于永正/??
2.做个有心的教师?柏继明/??
3.怎样追求阳光般的课堂境界?陆 /??
4.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要点?钱守旺/??
5.语文教师怎样与学生一起会晤文本?钱正权/?
6.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沈百军/??
7.多给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戴银杏/??
8.教学中出现十种意外怎么办?钱守旺/??
附录: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余文森/
第四篇 教科研指南:怎样成为“专家型”教师?
1.与问题同行?夏/??
2.专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杨德伦/??
3.对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几点建议?童嘉森/??
4.教师专业发展:怎样从“高原”跨入“高地”?吴继烈/??
5.教师写作论题从哪里来?宋运来/??
附录:教师做科研的十条建议?郑金洲/?

精彩词句

于漪: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完善人格、提升思想、提升境界、锤炼感情,这种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
靳忠良:没有想到过了20年,学生还会在网上搜寻我的消息。我如坐针毡。我不得不提醒自己,必须鼓足勇气,打起精神,决不可松懈任何一节课。要讲“荡气回肠”的课,做“英雄崇拜”似的“校草”。
王崧舟:蓦然回首,自己对职业的体认进入了生命的境界。这个时候,教育就成了自己张扬生命个性、展示生命活力、体悟生命意义的圣地,就成了学生丰富生命内涵、抒写生命诗篇、提升生命质量的净土。
窦桂梅: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可能亲切柔和,但是却缺少深邃和睿智。
于永正: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钱正权:教师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和理解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自己读课文感受有多深,理解是否到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是第二位的。
 

节选|青年教师怎样学做“人师”

于漪

   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但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汉代的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讲: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形可以为表仪者”。“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形可以为表仪者”,就是你的思想言行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

做“人师”不同于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教育家乌申斯基讲过,在教育工作当中,一切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它只能是从教师的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特殊的教育力量。不管教育行政机关有多么精细的周密的规章制度,都不及教师人格的力量、人格的作用。因此我想,青年教师要做“人”师的话,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用榜样激励自己追求高尚人格

我不仅牢记“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而且我一直追求一些光辉的榜样。比如我非常崇敬鲁迅先生,他在北平师范大学上课的时候,不仅课堂上坐满了人,走廊也站满了人,走廊里站不下了,就到操场上上课,把餐厅里的方桌搬到操场上,他就站在方桌上讲课。那时候没有扬声喇叭,没有扩音器,他就站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师生心灵交融,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乐曲。我看到书上记载的这个场景,真是非常感动,我想,做老师做到这个份上,真是“人师”了!?

比如历史上有个非常有名的教育群体,就是西南联大。那里师资精英如云,各种各样的老师,各种各样的个性,汇成智慧的海洋。那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日本鬼子蹂躏我大好河山,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西南联大所在的地方也不断遭到空袭的威胁。有一次在一个破餐厅改造的教室里上课,主讲者说:“黄昏时分,从四面八方辐辏而来的鼓声近了,更近了,十分近了。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莘莘学子全神贯注,这是谁在上课呢?是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我们都知道,他是激情洋溢的,他的那种诗,哪里是语言啊,是心里头喷射出来的岩浆!他的课同学们非常珍爱,他简直是用音乐一般的语言在上课。为什么这些老师教课有如此的魅力,那就是因为他们人格高尚、忧国忧民,一辈子考虑的是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他们是把自己所从事的育人的事业,和国运兴衰、民族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学识渊博,研究到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出成果。?

我是很幸运的,有机会接触苏步青老先生、谢希德先生。站在他们的面前,我就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总给人“高山仰止”之感。在我面前,他们是巍巍高山,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老师,所以我总是仰着头看他们。但是我又想,他们也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也是一辈子不断地追求、不断地修养自己的结果。?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就是登上泰山之巅,也是要从泰山脚下一步一步攀登的。所以我以这些伟大的教师为榜样,从山脚下起步,一步一陟一回顾,走一走,回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自己提高了没有,问题在哪里。?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头讲过,什么叫教育?教育就是把人从洞穴里头牵引出来,进入一个真实的精神境界,而知识、能力是攀登精神世界的阶梯。我想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追求完美的人格,不断地学习,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两把尺子”追求人格的完美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第一个方面就是自我认识。?

清醒地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什么“自知之明”就“贵”呢?因为人多半是很糊涂的,很容易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在教师的素质里有一项基本素质非常重要,就是谦逊。谦逊是一种美德,对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要育人,要育人就要不断地学习。虚怀若谷,你就能够听得进东西;而志足意满的话,就好像一杯水已经满了,再也倒不进去了。什么叫聪明啊,我觉得就是“耳聪目明”,就是眼睛是亮的,耳朵能够听得进人家的东西。要“入目入心”就要虚怀若谷。

怎样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呢?我有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不足。当我在原来的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第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非常紧张。我们的老组长徐老师来听我的课。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教的是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我教完了以后他就跟我说:“你当然有这个那个的优点,不过,这扇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我听了这句话,简直像五雷轰顶一样: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都还不知道,我就不合格了!这个对我刺激很大,打击也很大,就变成了我一辈子追求的动力。我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而且要登堂入室。我暗下决心,用一把尺子不断量别人的长处,学别人的优点。?

其次,就是用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教课之前,我每次都认真备课,每天都是明灯陪我过半夜,常常要加班到凌晨1点。那时我教两个班语文,并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教研组副组长。高中学生写起作文来,两三千字是家常便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批点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他写两三千字,要批上个千把字。因为学生最喜欢看教师的评语,他对教师有一种企盼、一种渴望。想到孩子这样的心情,我就熬夜批改,有的时候熬到天亮。一学期学生要写8篇作文,我就要写8篇小作文,那是怎样一个工作量!但是我在改作文当中,真切感受到学生的青春活力,特别是那些男孩子,写起来真是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这种青春的感染,使我觉得教育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

我要求自己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当我有点含糊的时候,那就是废话最多的时候。为什么废话最多呢?因为自己吃不准。教师废话多,学生就如坠云里雾中。教师只有深刻理解所授内容,才能讲出道道来,才有自己的语言。尽管备课充分,但每次教完以后,回过头来再看一看,仍是遗憾多多。所以我每上一堂课以后,都有一个“教后记”,很简单,12345……记上学生的闪光点,记下自己的不足、缺陷。有时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会超出备课的设想,有的我解答了,有的解答得不很完美,我就记下自己的不足,以备以后改正。??

 学做“人师”须夯实基础,拓展视野?

现代教学中,老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学生是不服你的。教师一定要棋高一着,也就是说在深度上要挖掘、在广度上要开拓。教师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对学科的走势、对学科的来龙去脉要有所了解。知识捉襟见肘是没办法上好课的。怎么样才能够左右逢源呢?那就是靠你宽广的文化底蕴。我读学贯中西的钱钟书的书,觉得他句句话都是宝贝,读他的《宋词选注》,深感他的注释就是学问,就是创作。有一次读到苏东坡的一句诗,写牡丹“一朵妖红翠欲流”。我怎么也看不懂,这红牡丹妖红,流下来怎么是翠、是绿的?钱钟书先生他怎么解释呢?他说这诗里用词就好像用兵一样,可以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红是实,翠是虚,红绿交错、红绿互映,造成一种幻觉。这种艺术的魅力就是文字特有的功能,它实际上比造型艺术的美还要成功。如果不读书的话,自己就无法理解,有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懂,还误认为印错了,十分可笑。?

做一名老师,更须拓展视野广泛学,为什么?因为在现代社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交融的。教文科的老师应该学一点自然科学,教自然学科的老师应该学一点人文知识,这样可以打比较宽的底蕴。?

比如说,我教语文,过去我凭自己的个人爱好,喜欢看人物塑造非常精彩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独眼将军库图托索夫打仗的情景,在我脑子里活灵活现。对那种以情节取胜的小说,我觉得很低级。但是后来我就觉得不行,作为一名老师,你还必须了解小说的情节是如何构造的。我上课时经常有被学生将住的情况,有的时候问一些科学的问题,我真的是讲不清楚。我们那个时候学的是经典物理学,他问爱因斯坦什么,我就讲不出来,这就逼得我再去学一学近代物理学。为了教育孩子,我还研究美术,因为有的时候学生会拿画来问你。所以我家里画谱很多,经常读画。??

 “师风可学”与“学风可师”

在退休前,我比较强调“师风可学”。教师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身上要有凛然正气,为什么?因为社会不是真空,它总是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教师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是做人的模范,做人的榜样,因此他应该追求真善美,抵御假恶丑,这在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现在不良信息的影响太厉害了,金钱至上、个人主义、色情凶杀……对没有生活经验的未成年人是极大的威胁,我们老师要坚守育人的阵地。我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当校长的时候,曾经提出来,不论大环境怎样,我们的小气候一定要好。学校要有小气候,因为你代表社会最主流的、最健康的、最向上、最先进的文化,因此身上要有凛然正气,“师风可学”!?

后来我考虑到,要做到“师风可学”,还必须“学风可师”。很多老师比较注意“师风可学”,但是对青年教师来讲,我觉得“学风可师”是非常重要的。要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完善人格、提升思想、提升境界、锤炼感情,这种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夸美纽斯讲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体会到,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是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没有教育,社会是一片黑暗,没有教育,就出不了人才。教育事业是永恒的,而教师育人也是永恒的,让我们的学生,踏着自己的肩膀,一步一步地攀登做人的高峰。??

 延伸思考:

我选择了教育,我就选择了高尚,我选择了教育,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学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文化知识,逐步脱离了低级趣味,逐步追求人生的理想,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我说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辈子还让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自序|“积识成智” 快乐成长

 今天的教师最需要什么??

在“同伴研修”、“反思成长”、“有效教学”等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对于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已经不再陌生的今天,教师怎样才能找到有利于其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早在一百多年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就给了中小学教师如下建议:“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江河。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这一建议至今仍被广大教师视为专业成长的经典语录。?

学习,积累,反思,永远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对于身处知识爆炸时代的当代教师而言,以往我们所倡导的“积识成智”应该被予以新的注解,即在新课程背景下,谁能够更智慧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谁就能够获得更快速的成长。?

曾有一线教师感慨:教育是一个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较容易为以往的经验羁绊。如此,学会有效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有效借鉴他人的智慧,并有选择地在“积识”中有效“转识成智”,已成为当代教师成长的最佳路径。《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一书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邀请了至今仍活跃在教育教学一线、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全国各地著名中小学各学科特级教师,通过他们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中的经验总结,以“现身说法”的形式给教师以最实用、最贴心的建议。?

这些建议中,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对“青年教师怎样学做‘人师’”的勉励,有中学政治特级教师靳忠良对如何“教终身受用的东西”的思考,有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对如何有效备课特别是“隐性备课”的体会,有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钱守旺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十种意外”的高招,有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宋运来对“教师写作论题从哪里来”的解答……?

而在本书的《成长风向标:怎样从“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育人导航:如何做一名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教法点津:怎样成为教学高手?》、《教科研指南:怎样成为“专家型”教师?》四个篇章的最后一部分,还有长期关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学教授肖川、郑金洲、余文森的特别建议。

这些亲切而实用的建议,为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的帮助,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成功案例,为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最实用有效的技巧策略。?

书中的每一条建议,呈现的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巧。只要您愿意尝试,必定会受益匪浅,教育教学能力将得到巨大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让我们一起倾听特级教师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及科研中的所思所悟,从中学习他们在反思中悟出的教育真谛。???

?

2009218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42

开 本:16

字 数: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