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新课程框架下的情感教育
文章摘要:课程改革的提出,在新课标的积极倡导下,将实现我国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情感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将从激情导入,以情入文;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心心相印,情感沟通;真切理解,闪光发言;尊重体验,纯情释放等几方面论述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 `
关键词:新课程 情感 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也就是说,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综观语文教育,在经历一次次改革、争论、探索、实践之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长久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实际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情感教育更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有的语文教师上课,从头至尾,用的全是一样的语调,且面无表情,眼神看上去也十分冷漠,没有和学生的交流,没有感情的投入,更谈不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且时而看天花板,时而看窗外,好像课文的内容和自己根本无关,好像下面坐着的是一个个木偶,一尊尊雕像,不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味道。一节课上下来,学生恹恹欲睡、不知所云。长此下去,不说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是已有的兴趣,也会荡然无存,而对学生进行感情的熏陶,情感的陶冶,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又从何谈起呢?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参与者,应当和学生一起去捕捉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体味课文的真情,为情所感,为情所动,从而使心灵得以净化,品味得以提升,使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彰显。
一、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正是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
课标的提出意味着教师应在新的形势下改变观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过于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必须成为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从学生方面看,初中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过渡的时期,他们的认识过程还不能脱离情感。现在的学生大多年龄偏小,经验少。他们的心理特点是: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思维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情阶段。但是,初中学生情感丰富并且容易外露,有时情感偏激、振奋而洋洋自得;有时情绪消极而且沮丧怄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直观形象的、充满情趣的语言动作,巧妙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稳定在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状态上。这样,就能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乐学”的情境。使他们在课文那种节奏明快、舒缓、急骤、轻柔相间的旋律所创造的情境气氛中情不自禁地和它一同升降沉浮,而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和天地。正是在这种情境之中,学生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并且通过种情景的长期感化和熏陶,逐步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
新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科学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语文教学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实施情感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纵观现行的中学教材,大部分是“文质兼美,行神俱佳”的佳作,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对祖国、对故土、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如《我爱这土地》;有人间的挚爱亲情,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里的父子情;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如《五人墓碑记》;也有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如《项脊轩志》。还有人间淳朴人情和深刻文化内涵的《边城》。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求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识,借助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文学作品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而且还在于它能通过情感体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本身,从而重新品味生活,加深爱憎,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教育工作者应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场改革的潮流中。情感教育也势在必行。
二、情感教育贯穿始末
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出的火花。在教学中可以从一下几点入手:
1、激情导入,以情入文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从而揭示情境中的寓意。只有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才能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为了能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的情境之中,和作品表达的情感相通。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实现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抒发的感情、论证的道理,在情感上和谐共振,只有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才能让他走进作品中,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3、心心相印,情感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对学生只有怀着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相反,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触时,心理交流受阻碍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爱心和平和的态度创设“关心、爱护”的教学情境。如运用温和的目光进行提醒,暗示,鼓励和支持,运用微笑、亲切的语气去开导、启发,运用热情开放的姿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特殊的场合,如学生有错误,违纪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情于意料之外,运用爱的行为纠正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情感的震动和觉醒,创设“和蔼,宽容”的教学情境,激发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4、真切理解,闪光发言。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对文本的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处处留心、善于倾听,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就会让你吃惊,使你动情。如果你能把你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并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感悟,课堂就将更加精彩。
5、尊重体验,纯情释放。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么在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也就诞生了。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课程标准中提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在新课程改革中,情调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情感的触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情感因素;在交流与沟通中发现体验情感;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学会用语言表达情感。
当教师的感情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我们应当明确: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认知目标,也要重视情感目标。教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张扬自己的教学个性,将教材的情感沉淀为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美好情感。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建立起师生交往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书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育心理学》韦志成等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3、《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黄旭社长开设“闽教书香”博客
下一篇:《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出版笔谈